逢甲大學由國際知名建築大師隈研吾所設計的建築「共善樓」16日啟用。隈研吾建築師也到現場說明這是一棟與自然融合的建築,每個細節與材質都是新挑戰,但是也都能完美的呈現。
共善樓位於佔地5.7公頃的逢甲大學水湳新校區南側,由國際知名建築大師隈研吾所設計;逢甲大學指出,共善樓的建築細節展現了非凡的技術挑戰,主要結構由 191 支鋼樑組成,每一支尺寸皆不相同;1,750 片玻璃帷幕中涵蓋 1,000 種不同規格;4,900 片日檜木格柵則細分為 3,400 種尺寸變化;而最具隈研吾建築特色的飛簷,在 1,183 片倒吊板中,就有 1,100 種不同尺寸。這些數字充分展現了共善樓對細節的極致講究,也意味著施工過程充滿挑戰,每一個構件都需經過細緻計算與精湛工藝,才能最終呈現這座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建築美學的獨特地標。
隈研吾建築師表示,這是一座與自然融合的建築,每個細節與材質都是新挑戰;但是,對於共善樓的完成,他看到設計的細節與材質都很完美呈現,因此,非常的開心。
逢甲大學董事長高承恕也提到,不同於過去建築多是與環境相對立,共善樓的設計是建築與環境是融合,自然與建築是一體。而建築的挑戰,他仔細說明,在於每根柱子的高度不同,施工上不論材料或施工品質以及勞動者的專業水平都要搭配,只要有一點的誤差,都有有問題。因此,共善樓的完成,也讓臺灣建築與營造業上了一課,如何達到設計上的理念與理想,是很長且困難的路,但是這棟建築上,我們做到了。
在共善樓每一個角落都有陽光,高承恕董事長十分佩服隈研吾建築師,他說,教室都有落地窗,學生在教室裡可以看到外面,而外面也可以看到教室裡面,建築與環境是一體,大好共善;逢甲大學捨棄蓋高樓,而是以謙卑的精神,興建只有二層樓的建築,讓這塊土地可以永續 ,實踐五十年或百年的教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