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與經濟部水利署今天(17日)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針對氣候變遷減緩、調適、治理技術等面樣,分享並運用雙方科學研究資源,出席活動的環境部部長彭啟明也宣布,將推動「透明淡水河」平台,公布淡水河的水質情況,希望有朝一日,能讓淡水河與巴黎塞納河一樣。
環境部部長彭啟明指出,淡水河是北台灣重要的河川,過去花了很多經費整治,但是水質情況時好時壞,而法國巴黎塞納河除了使用龐大預算由政府整治外,也獲得巴黎市民的支持,才能讓巴黎奧運期間,能在塞納河舉辦游泳比賽,他也希望淡水河達到這個目標,但是需要耗時多久不知道,只是現階段需要中央與地方一起合作,同時也希望民眾支持,因此透過本次與水利署的合作,建置透明淡水河平臺,比照空氣品質平臺一樣,隨時公布淡水河的水質資料,不僅可讓民眾隨時掌握,更可讓接管率差的業者有所警惕。
水利署署長賴建信表示,水利署在淡水河沿岸設有許多監測站,再加上環境部及其他單位的監測站,可將蒐集的資料整理後,以循證治理方式,逐時或逐季節公開,監測發現汙染源時,就可採取相應措施,同時也可監測海水變動對淡水河水質的影響,希望雙方合作能有助於淡水河的治理。
彭啟明部長表示,本次與水利署的合作還包括在減碳技術、二仁溪整治、氣候變遷調適及環境治理等領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