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北市攜手企業培育志工 協助校園樹木綠碳匯盤查

2025-02-18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使用胸徑尺測量校園樹木的胸高直徑,可計算出樹體所儲存的二氧化碳量

使用胸徑尺測量校園樹木的胸高直徑,可計算出樹體所儲存的二氧化碳量

臺北市教育局114年全面啟動公立高中職以下學校校園樹木綠碳匯盤查,並攜手中華電信公司在大直國小舉辦「『校園樹木氣候行動暨碳匯調查』公民科學家認證」活動,培訓41位北市各級學校教師和79位企業志工,成為具有樹木碳匯估算知能的公民科學家,未來將協助臺北市各校完成校園樹木的碳匯量測量。

 

教育局表示,為落實「2050淨零排放為目標,積極引導各級學校透過「減少碳排放」、「創設綠電」、「增加綠碳匯」,達成校園淨零新生活。為使校園師生深入了解樹木對於地球永續的重要性,北市自113年起推動校園樹木碳匯教育,藉由實際使用定位桿、胸徑尺、測高桿,測量樹木的胸高直徑(離地130公分的直徑)和樹高,並計算出樹體所儲存的二氧化碳量,鼓勵師生用行動愛樹、護樹。

 

北市從師資專業增能做起,於113年已完成培育公立高中職以下236所學校共計293名樹木碳匯種子教師,114年全面啟動236校逾五萬棵樹的校園樹木綠碳匯盤查,將透過教育扎根自然碳匯觀念。此次與中華電信的合作,規劃「都市樹木生態及碳匯導論」、「樹木碳匯調查概述」、「樹木調查實作」等樹木碳匯量測課程,並預計於114年起安排經培訓認證的北部企業志工入北市校園助力樹木碳匯測量等,共同推動校園樹木碳匯教育,未來亦希望合作將樹木碳匯量測的經驗分享傳承到全國各地。

 

教育局局長湯志民表示,臺北市將於114年完成全市60%公立學校的校園樹木綠碳匯量盤查,115年底前100%完成。北市113年培育的校園樹木碳匯種子教師具有關於樹木生態與碳匯功能的基礎知能,也能操作樹木胸徑、樹高的測量,而114年的公民科學家培訓,每人需要完成30棵樹的調查,使量測誤差不超過容許誤差範圍,更強化了其中的科學性與精確性,讓北市所推動的校園樹木碳匯教育更加深化與精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