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112年死因統計,跌倒是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尤其跌倒可能造成長者骨折、行動受限,甚至引發長期失能或死亡,國民健康署為了有效預防長者跌倒,特別「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請民眾每半年進行一次認知、行動等6大面向功能評估,並透過「防跌三步驟」及早發現跌倒風險有效預防。
根據110年國民健康署的調查,每6位長者中就有1位曾經跌倒,而每12位長者中就有1位因跌倒就醫,國民健康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除了慢性疾病,長者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跌倒,若長者不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如血壓、血糖過高導致頭暈,而無法預防跌倒,所以長輩除了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外,也可加入國健署「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hpaicope),進行「認知、行動、營養、聽力、視力、憂鬱」六大面向的整合性評估。
臺灣高齡照護暨教育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表示,長者即便跌倒,也可能因為傷勢不重而沒有就醫,也錯失了探究跌倒的原因,綜整臨床上長者跌倒的原因,可能與用藥後導致頭暈、血壓、肌力不足、甚至營養不良、照明昏暗等環境因素等有關,因此建議民眾要評估多種原因並排除,避免長輩跌倒。
國健署也建議長輩落實「防跌三步驟」,包括充足營養、規律運動、增強肌力的訓練;慢性病管理、定期量測,避免血糖、血壓過高可能造成眩暈不適,身體失去平衡;及請醫師協助評估用藥安全,避免藥物交互作用,增加跌倒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