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助理教授鄭懷傑及其研究團隊參與由歐洲太空總署計畫資助的跨國合作計畫,探究冰川消融對全球海平面上升及淡水資源的影響,最近發表的研究成果顯示,全球冰川損失日益嚴重,自2000年以來,全球冰川平均每年流失約2730億噸冰。2000年時,全球冰川(不包括格陵蘭和南極的大陸冰蓋)覆蓋面積為705,221平方公里,儲存約122兆噸冰。但過去20年間,冰川總體積已減少約5%,其中區域性的流失幅度從南極及次南極群島的2%到中歐的39%不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冰川損失速度自2010年後明顯加快。在2012至2023年間,冰川流失量比2000至2011年增加了36%。整個研究期間,冰川的質量損失比格陵蘭冰蓋的損失量高出18%,更是南極冰蓋的兩倍以上。
鄭懷傑助理教授強調,這項研究的目標,不僅是計算全球冰河損失的具體數字,更希望喚起所有團隊參與者所參與的地方社群對全球暖化影響的警覺,對於台灣來說,希望能把減碳和遏止暖化政策的迫切性積極傳達給社會各界人士。
這項名為「GlaMBIE」的跨國研究計畫,主要由歐洲太空總署(ESA)的科學服務社會計畫資助,並獲得國際冰凍圈科學協會及多個機構支持。研究由GlaMBIE團隊負責,並由WGMS(世界冰川監測服務,設於蘇黎世大學)及愛丁堡大學領導,與Earthwave公司及來自全球35個研究團隊共同合作完成。這項研究成果,近期已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