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海洋保育ESG論壇交流經驗 海保署推企業媒合平臺

2025-02-20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舉辦「藍色共鳴、海洋為盟」海洋保育ESG論壇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舉辦「藍色共鳴、海洋為盟」海洋保育ESG論壇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20)日在臺北市集思臺大會議中心舉辦「藍色共鳴、海洋為盟」海洋保育ESG論壇,邀請多家合作企業與會分享海洋保育的行動策略與創新措施。此外,海保署也宣布啟動「海洋保育ESG媒合平臺」,在論壇中展示媒合機制及初步合作成果。

 

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表示,本次海洋保育ESG論壇將由多家合作企業分享海洋保育實際行動,像是中油公司致力維護永安珊瑚生態;港務公司、中鋼與緯穎科技進行潮間帶監測,支援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生態系修復;家樂福推動友善漁業與教育宣導;伸仁紡織則將海廢回收再利用,製成毛巾,是企業善用自身資源並結合政府政策推動永續發展的最佳示範。

 

管碧玲主委指出,近年來陸續立法與修法的《海洋保育法》與《海洋污染防治法》,是透過法律的框架與政策支持海洋保育,但仍須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協力合作,將「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願景,轉化為具體的行動。管碧玲主委也宣告今年將頒發首屆「海洋永續企業貢獻獎」,表彰在海洋領域默默耕耘、為海洋貢獻的推手們。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說明,為開創更多海洋保育的合作機會,「海洋保育 ESG 媒合平臺」正式上線,將作為搭建企業與海洋保育行動之間的橋樑,把企業的創新力量、資金與資源與海洋保育需求對接,也為保育團體提供實質的支持與資源,無論是支持海洋碳匯復育、資助淨海行動,以及推動海洋教育與人才培育,這些行動不僅能幫助恢復海洋的健康,更為企業帶來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的多重價值。

 

陸曉筠署長並表示,有關海保署「海洋保育、攜手永續」ESG 專案所訂定的「海洋淨好、永續利用」、「生物保育、資源永續」、「棲地守護、生態富裕」及「海洋素養、永續扎根」4大方針及15項方案類型,後續也將納入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評鑑之參考範例」中,供企業夥伴參考,攜手投入海洋保育工作。

 

海保署表示,本次論壇吸引來自超過80家企業、40個NGO及在地團體、20間學校及30個政府單位,近300人響應,展現各界投入海洋保育行動的決心。期望論壇不僅是海洋保育的知識交流,更是一個海洋保育ESG行動的動員,鼓勵企業攜手民間單位以創新技術與商業模式推動環保工作,也呼籲產官學民更多單位共同加入海洋保育行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