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教育局首度舉辦113學年國小食材推廣競賽,以「友雞.菇一起來」為主題,開放國小學生親子或師生組隊參加,鼓勵學生運用「友善飼養雞蛋、有機菇」設計兼具營養、美味及創意的料理。河堤國小多元文化隊由親子組隊,設計出融合阿拉伯、北非和比利時等飲食文化的家常料理,從決賽10組隊伍中脫穎而出,獲得特優。
出席活動的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表示,臺北市從113年起於北市國中小營養午餐政策,導入有機菇及友善飼養雞蛋供應,每年投入約1.5億元經費補助學校採購有機蔬菜、有機米及有機菇等認證食材,共有近17萬名學生受惠,全面落實校園午餐食材品質優化升級。這次的料理競賽共有36所國小、66支隊伍報名參加,經書面審查後評選出10組進行現場烹飪決賽,這些隊伍成員組成相當多元,像是來自原住民、新住民異國家庭、祖孫樂齡、資源班師生及學校外師加入參賽,讓大家都有機會能參與。
獲得特優的河堤國小親子團隊,一家四口合力設計製作「夏卡蘇卡佐手桿餅皮」和「歐式嫩煎雞胸佐綜合菇」。母親林亮昕表示,丈夫Halid Rian是比利時人,家中除了臺式料理外,家中的爸爸也常掌廚,讓孩子熟悉爸爸家的家常菜,並一解思鄉之情。「夏卡蘇卡佐手桿餅皮」來自於北非,兼具阿拉伯風味,呈現殖民時代的飲食文化融合,這道料理在臺灣相當少見,因此希望藉由這道家常菜讓更多的臺灣人認識。「歐式嫩煎雞胸佐綜合菇」則是使用比利時家庭常用的香料粉來醃製雞肉,作法快速且簡單,讓職業婦女也能輕鬆出菜,再搭配有機菇和櫛瓜,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料理。林亮昕表示,兩個女兒從小就會跟爸媽一起動手做料理,像是揉麵團、做甜點等,她也鼓勵家庭能盡量自己煮食,尤其是親子一起動手做,可以吃得健康也能培養親子間的感情。
教育局表示,本次競賽不僅為學生提供展現廚藝的舞臺,更讓他們學習如何運用在地食材,從菜餚名稱設計、食材成本計算、菜色內容及烹調技巧展現,發揮創意跨域學習,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競賽活動獲獎的菜單,後續公布在臺北市學校營養師團隊建置的「臺北市學校午餐營養探索樂園Eating right」網站,分享給更多學生、家長及民眾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