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臺東國中原民實驗教育成果展 學子分享成長與蛻變

2025-02-24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臺東縣國中原住民族實驗教育聯合成果展,邀請各校學生分享在課程中的成長進步。

臺東縣國中原住民族實驗教育聯合成果展,邀請各校學生分享在課程中的成長進步。

第2屆「臺東縣國中原住民族實驗教育聯合成果展」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行,以「從過去通往未來,我們還在路上」為主題,邀請卑南國中、豐田國中、知本國中、大王國中、蘭嶼高中學生們參與,透過展演與互動交流,了解各民族豐厚的文化內涵,也分享在課程中的成長進步。

 

臺東縣政府自110年陸續在卑南國中、豐田國中、大王國中及知本國中成立原住民族實驗專班,規劃不同原民主題特色課程,並連結現代主流文化,讓孩子從自身傳統文化中找到與生活結合的能力,今年舉辦第2屆聯合成果展,延續孩子們在文化滋養下成長蛻變的感動。

 

「我很喜歡唱歌跳舞,也很喜歡自己的文化,想要多學一點。」大王國中成立「排灣族文化專班」,建構回應原住民族知識文化的課程與學習環境,規劃族語課程實現語言復振,學生戴義恩說,「經過3年學習,終於考過族語中高級,證明我在學語言方面有一定的實力!」

 

知本國中「原住民族樂舞文創專班」以發展原住民舞蹈為核心,從舞碼內涵中向外延伸出語言、歷史、文化、歲時祭儀、傳統工藝、飲食文化、傳統習慣、生活技能,本身是阿美族曾拓穎說,「我今天穿的是卑南族的衣服,在學校也是學卑南族的文化,最大的收穫是除了解自己的文化,也能尊重別人的文化。」

 

此外,豐田國中「原住民流行音樂表演專班」從傳統歌謠出發,結合樂舞、族語教學、文化知識、傳統樂器等,擴展學生藝術視野、涵養藝文氣息、強化音樂專業素養;卑南國中「原住民時尚美學設計專班」發展原生時尚美學,課程含括服裝設計、珠寶設計、廚藝等多項專業技能,將興趣與未來發展結合。

 

國立臺東大學原住民族課程發展協作中心協助臺東縣推展國中及國小實驗教育,經由原住民國中實驗專班聯合成果展,呈現學生在國中學習的階段性成果,希望透過「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知識」為基礎,進而在音樂、舞蹈、美學及語言等面向認識部落傳統文化,扎根臺東原民文化教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