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環境部認證 冷研碳索館、北市客家公園成環教場所

2025-02-25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冷研碳索館」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帶領民眾深入淺出地認識二氧化碳的科學知識。(環境部提供)

「冷研碳索館」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帶領民眾深入淺出地認識二氧化碳的科學知識。(環境部提供)

 

環境部今天(25日)通過認證,「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及「冷研碳索館」等2處成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目前全國共有274處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冷研碳索館」位於嘉義縣鹿草鄉,成立於2020年,是全臺首家以「二氧化碳」為主題的觀光工廠。為配合政府「2050淨零排放」政策,該場館以多元展示與實作課程,介紹二氧化碳的特性、技術與應用等知識,同時藉由氣候變遷、碳捕集技術等議題,讓民眾明白極端氣候帶來的危機與挑戰,現場還有「手作漸層氣泡飲」課程,讓參加者明白原來糖水中加入了二氧化碳,就會變成汽水;並藉由現場各項體驗設施,讓民眾從玩樂中暸解二氧化碳與生活的關係。

 

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的「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是臺北市唯一兼具「客家生活情境」與「當代都市農耕」的公園,透過鮮明客家文化特色,結合周邊人文場館,強化民眾對「臺北客家」的認同感,進而形成聚落意識。「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以文化客家、田園客家、城市綠客等三大主題,搭配園區內的農作物及自然景觀,邀請民眾親身體驗客家農事,透過當令的農作物,參與食農教育活動,進而認識文化意涵及自然資源(土、水、生物)間的循環共生關係,了解社群合作的重要性,體現客家人珍惜資源、永續經營的精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