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更多

科學園區2024年營收成長20.73% 今年看好持續成長

2025-03-12 發佈 廖南瑛 臺北
國科會今(12日)舉行「科學園區2024年營運記者會記者會」

國科會今(12日)舉行「科學園區2024年營運記者會記者會」

國科會今(12日)舉行「科學園區2024年營運記者會」,受惠AI熱潮及國際半導體供應鏈庫存調整告一段落,科學園區2024年營業額再創新高,達4.76兆元,較2023年成長20.73%;貿易總額達5.84兆元,成長31.88%,其中出口額3.44兆元,成長29.57%,也創新高。展望今年科學園區營收表現,國科會主任委員吳誠文認為,在先進製程技術引領,以及AI應用浪潮發展帶動下,今年科學園區營收表現可望持續成長。

 

國科會產學及園區業務處高鴻文科長表示,園區六大產業的營業額變化,主要透過半導體先進製程帶動,所以積體電路產業在去年成長25.4%,其次就是精密機械產業受惠半導體晶圓廠持續擴廠投資,帶動電子、半導體領域設備銷售成長,成長15.3%。生物技術產業,疫苗製藥及醫療器材外銷訂單成長,營業額成長9.64%。通訊產業因受地緣政治影響,廠商為強化供應鏈韌性,調整生產布局,轉向東南亞國家,致營業額衰退25.11%,惟廠商網通產品庫存調整將告一段落,加上雲端與基礎建設需求的帶動,產業表現應可逐步改善。

 

高鴻文科長說,三個園區都有持續做園區的開發、土地廠房的發展,此外國科會也很重視帶動在地的環境發展,去年八月在屏東、嘉義成立嘉科、屏科實中,完成首屆招生,也有在竹科、南科實中增班,預期今年會在中科實中新增國小部,高科實中首屆招生,並設立國中、國小部。

 

關於台積電日前宣布赴美擴大投資1000億美元,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強調,前瞻製程的研發到量產製造「根留臺灣」原則絕對沒有改變,魏哲家董事長也親口保證過,台積電第一個量產的工廠絕對是在台灣,先進製程的晶圓製造、量產技術在臺灣成功以後,才會討論如何擴散到全世界的基地,協助民主供應鏈友好國家建立、合作先進製造。而臺灣兩大關鍵產業半導體與AI硬體產業,都將受惠於臺灣與美國的合作連結,所謂「掏空臺灣」、「台積電變美積電」,都是多慮了。

 

吳誠文主委說明,台積電在臺灣、美國、日本、德國擴大投資,相信將來有需要還可能會再增加,原因是半導體領域、AI產業的發展目前仍看不到止境,臺灣要掌握這樣的寶貴機會,不斷提升能力,繼續發展半導體跟AI產業,讓臺灣未來的經濟實力更堅強,使社會與產業都受惠於此契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