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明道中學推動「數位人權」教育 人人都有數位公民責任

2025-03-14 發佈 劉文珍 臺中
明道中學推動「數位人權」教育 請臺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陳柏樺主任進行專題演講

明道中學推動「數位人權」教育 請臺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陳柏樺主任進行專題演講

在數位時代,社群媒體、新聞網站及各類數位工具資訊爆炸。然而,數位環境中的資訊錯誤、認知作戰、境外威脅以及個人隱私侵犯等問題日益嚴重;臺中市明道中學公民科教學研究會新學期推動主題計畫「數位人權」;14日邀請臺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陳柏樺主任進行專題演講,他呼籲同學們看到一則訊息,先問「動機、來源、查證」,同時強調,「分享」也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

 

14日邀請臺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陳柏樺主任到校與高中生分享,並結合他在媒體業界十多年的經驗,揭露目前的臺灣媒體生態,以及假新聞、假消息的生成原因。陳柏樺主任呼籲同學們,看到一則訊息,要先問自己三個問題,就是動機、來源以及查證。另外,不要忘了「分享」也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

 

明道中學林雯琪副校長也邀請學生們及陳柏樺主任一起對話,並錄製「發現明道Podcast」專題,讓更多親師生了解「數位原生代」的高中生們,最關心的話題,以及學生所需要重視的數位公民素養。

 

明道中學公民科總召古鎧榮老師說明「數位人權」的課程設計,包括「媒體識讀」事實查核、深偽技術、媒體演算法;「認知作戰與境外威脅」如何建立防禦機制、提升數位防禦力;「數位成癮」多巴胺效應、數位斷捨離;「數位犯罪」網路犯罪類型、青少年網路犯罪的法律責任等。課程同時透過紀錄片、講座活動、AI查核實作工作坊,到最後策劃展覽、發表等方式規劃。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