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北市東新國小推展原民文化 播下永續種子

2025-03-17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北市東新國小「巴茲諾岸Pacengo’an」文化學習角,學生透過閱讀認識原住民族歷史

北市東新國小「巴茲諾岸Pacengo’an」文化學習角,學生透過閱讀認識原住民族歷史

為了呼應臺北市校園碳盤查增能教育及淨零新生活運動,北市東新國小申請植樹專案來種植校園樹木,結合課程引導學生了解校園樹木在全球環境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設在學校內的臺北市原住民教育資源中心「巴茲諾岸Pacengo’an」文化學習角也同步啟動,讓學生在閱讀與互動教材中感受原住民族的語言與文化。

 

東新國小表示,臺北市原住民教育資源中心設計了「巴茲諾岸Pacengo’an」文化學習角,「巴茲諾岸」來自阿美族語 Pacengo’an,意為「撒播種子的地方」,象徵透過學習與探索,在孩子心中播下對族語與文化學習的種子,讓文化在學習中生根發芽。文化學習角陳列了影音素材和書籍,主題包括生活與習俗、傳說與神話、環境與生態、生活智慧與品德教育、文學等主題,讓不同年齡層的學生都能透過閱讀進一步理解原住民族的歷史、生活與價值觀。

 

東新國小指出,校園樹木具備有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降低周邊溫度還有改善校園空氣的功能,所以種植校園樹木能增加自然碳匯容量。這次植樹專案結合三年級愛樹教育教學課程,在校內種植流蘇,透過活動內容及課程培養孩子們關心大自然的正向態度。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