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進民眾對地震工程的認識,國科會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攜手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於國資圖二樓「科學家的秘密基地@臺中」舉辦「地震工程大解密—讓建築更安全的秘密」科普展即日起正式開展。本次展覽透過生動展示與互動體驗,向大眾介紹地震工程的關鍵技術,讓民眾了解如何透過耐震、減震、隔震技術與建築補強工法,提高建築物的抗震能力。
國研院表示,展場內設有「地震工程大解密主題書報架」,精選10篇專題報導,解析最新地震工程技術,包括耐震設計、減震與隔震工法,讓民眾理解如何透過科學與工程技術提升建築安全。此外,現場還打造「傾斜柱拍照區」,模擬震後受損建築的真實場景,透過特殊設計的傾斜柱與地貼裝飾,讓參觀者親身感受震災現場的衝擊,進一步提升防災意識。而「先進減震技術展示區」則透過國震中心研發的「挫屈束制支撐」縮尺模型與手搖振動模型,讓民眾直觀了解減震技術如何吸收地震能量,減少建築損害。
國研院說明,除了豐富的展示內容,展覽現場還設有「耐震紙模型屋DIY區」,提供紙模型材料,讓大人小孩親手搭建耐震小屋,體驗牆體結構對建築抗震的重要性。透過科普書報、互動體驗、模型展示與DIY實作,民眾能夠更深入理解地震工程技術,並進一步關注自身居住環境的耐震安全。歡迎民眾踴躍參與,一同探索地震工程的奧秘,為更安全的未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