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北市濱江實中花磚跨域課程 學生創作傳達社會關懷

2025-03-19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北市濱江實中學生運用手繪與數位技術,復刻傳統花磚轉化為現代生活的文創設計

北市濱江實中學生運用手繪與數位技術,復刻傳統花磚轉化為現代生活的文創設計

臺北市濱江實驗國中將臺灣花磚藝術融入跨域課程,學生們透過石膏、吸水陶土、水彩、數位輸出等多元技法,將傳統花磚藝術重新詮釋,關注社會議題,展現當代創新價值。學生精彩作品目前正於「2025愛無界限藝術展」展出,即日起到3月30日於國立中正紀念堂三樓4展廳展出,歡迎親師生和民眾前往觀賞,見證學校「自主學習、多元發展、關懷社會」的實驗創新辦學理念。

 

濱江實中研發主任邱安琪表示,校本特色課程「臺灣花磚」發展至今已邁入第五年,起初是由數學科老師受到臺灣花磚博物館創立人徐嘉彬先生致力於花磚搶救與修復的精神所啟發,因此將數學原理結合花磚藝術的對稱與排列組合呈現;之後再加入國文、歷史和視覺藝術等跨領域科目,讓課程內容更加豐富多元。邱安琪主任也說明,學生的創作不只是藝術的展現,也提出倡議,為社會公益發聲,令人相當感動。

 

學生丁寄𠥹表示,透過課程深入瞭解臺灣花磚歷史文化和藝術呈現方式,也為瀕危動植物和公益團體來發聲。學生林韋彤則提到,要畫出動物的特徵並不容易,必須先找出動物的表現特徵,並以此進行創作和排列組合,完成花磚圖案創作。學生李昕凝表示,雕琢花磚圖案需要很多的耐心,期望以創新的手法重新詮釋,賦予花磚藝術新的意義。

 

濱江實中參展「2025愛無界限藝術展」的作品涵蓋文化傳承與創新、公益與社會關懷、個人與自然的連結、實用美學與文創設計等面向。學生運用手繪與數位技術,復刻傳統花磚轉化為現代生活的文創設計,如鋁罐隨身瓶、吸水陶土杯墊與熱轉印藝術磁磚等。部分作品融入公益元素,如透過描繪瀕危動物的花磚設計,喚起大眾對環境保護的關注;另有作品以校園生態為靈感,運用幾何與對稱設計呈現自然之美,充分展現學生對生活環境的觀察與思考,呼籲永續教育的實驗主軸。

 

濱江實中表示,透過展覽除了呈現學生的學習成果外,也讓作品成為支持公益的行動力量,展覽所得收入將全數捐贈給象鼻子協會,以支持環境及文化永續教育,實現「藝術無界、關懷無限」的精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