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亞洲藝術文獻庫(AAA)及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攜手主辦的「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4月11日至13日在台北登場。論壇邀請來自臺灣、南韓、泰國、菲律賓、新加坡、印尼、印度、約旦、英國、美國等地,近20位國際藝術機構代表、策展人、學者及藝術家,透過不同地區藝術空間的經驗,啟發對亞洲獨立藝術空間史的新視野,論壇已開放報名,歡迎各界踴躍參與。
本次論壇將圍繞3大核心議題展開討論,為何需要「獨立」、怎樣的「藝術」、如何創造「空間」,透過這些議題鼓勵藝術工作者與研究者探討獨立藝術空間,在亞洲藝術生態中的角色與影響。
論壇議程包括4場主題發表與1場圓桌會議,探討獨立藝術空間如何在體制縫隙中運作,並作為抵抗策略與美學實驗的場域,其中4月13日的圓桌會議將進一步討論獨立藝術空間的歷史檔案建構,以及自主檔案的方法、視角與未來發展。論壇論文經整理後,將刊登於國際知名當代藝術研究機構Afterall研究中心的《展覽歷史》系列,系列由亞洲藝術文獻庫、巴德學院策展學研究中心、documenta Institut及哥德堡大學美術、應用與表演藝術學院共同出版。
為深化論壇討論,也與藝術家合作,策劃「檔案/現成物」展覽,將於3月29日開幕,展期至4月13日。展覽延續臺南「文賢油漆工程行異地保存計畫」,透過物件在藝術創作、展覽結構與日常功能間的流動轉換,「檔案/現成物」試圖重構文賢油漆工程行的歷史及空間敘事,並探問藝術檔案如何透過藝術方法進行生產、保存與再現。
展覽期間特別舉辦「捕風捉影工作坊」,並開放民眾報名,歡迎對相關主題有興趣的觀眾共同參與。
「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相關訊息可上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