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池上鄉以盛產稻米聞名,但近年農田卻經常發生毒鳥事件,恐重創池上米形象,池上鄉萬安國小與池上青年培力工作站生態團隊合作,長時間監測農田,發現毒鳥行為影響田區生物多樣性,研究成果獲得今年度臺東縣國中小科學展覽鄉土教材獎,也盼藉此呼籲以友善驅鳥方式代替毒鳥行為。
臺東縣113學年度第65屆國中小科展國小組成績出爐,池上鄉萬安國小以「你會不會回來-池上毒鳥事件後休耕農田生態」為主題,獲生活與科學應用學科第3名及鄉土教材獎。
由於池上近年常發生毒鳥事件,除影響生物多樣性外,更可能重創池上米形象,池上青年培力工作站生態團隊為解決地方痛點,與在地小農共同推動友善驅鳥及田間生態監測多年,去年萬安國小主動聯繫池上青培站,盼提供田間監測與物種辨識的技術,透過科學調查,了解毒鳥行為的影響。
池上青培站生態人員林耿弘說,此次科展實驗發現,毒鳥事件旁的休耕田區,以種籽為食的鳥類大量銳減,記錄到的多是肉食性鷺科鳥類,和正常田區相較之下有明顯差異,可見毒鳥行為會影響田區週遭生物多樣性。他期許監測成果在學生心中埋下種子,「假設以後繼承農業,應該就不會再做這件事情。」
萬安國小學生在生態團隊引導下,學習生態攝影機架設技巧、辨識周遭常見物種等,並媒合田區協助完成科展實驗,經過約半年監測,參與臺東縣科展獲得評審青睞,師生也希望將研究成果與池上鄉親分享,呼籲用較友善的方式驅鳥,替代毒鳥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