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體育署重視學生水域運動的推動與安全性,委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開放水域運動教育中心」,113年研發「獨木舟」及「SUP(立槳衝浪)」活動模組,提供優質現場操作指引。今(114)年將延續既有成果,並融入113年工作坊學員的建議與創新點子,調整與完善水域安全、獨木舟及SUP的補充活動素材,進一步建構完整水域人才培力模組系統。
體育署表示,自計畫推動以來,呼應「向海致敬」政策,結合前瞻水域辦理開放水域運動體驗活動,110至113年間已舉辦266場次,參與人數達11,227人次。此外,為深化學生水域安全意識,也辦理學生體驗營共44場次,累計1,898人次參與。
此外,將擴大辦理水域運動教育指導員研習活動,強化教學人才培育運作模式,為未來推動系統化運作機制奠定基礎,期盼整合人才資源,凝聚水域領域團隊共識,發展進階多元的水域活動推廣體系。計畫亦持續盤點我國學生水域運動推動時,可能面臨的問題並構思解方,推動及補助區域水域運動計畫,規定在活動前均需實施水域運動安全教育,透過自我身體狀況檢查及活動承辦單位安全檢核,提升學生水域運動的認識與安全觀念。
體育署表示,橫向鏈結方面,各區域中心學校積極拜訪與輔導多所衛星學校,透過協作機制深化水域安全教育,累計推動49場次。未來也將持續深化學生對開放水域運動的體驗,透過區域中心學校的資源整合與協作,提升各級學校對水域運動的參與度,從中培養學生水域安全意識,推動「親近海洋、向海學習」,提升全國學生的海洋教育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