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民團呼籲建置兒童工作證 讓狼師無所遁形

2025-04-02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人本教育基金會、勵馨基金會及立委范雲等今天(2日)召開記者會,呼籲設置兒少工作證制度。(范雲委員辦公室提供)

人本教育基金會、勵馨基金會及立委范雲等今天(2日)召開記者會,呼籲設置兒少工作證制度。(范雲委員辦公室提供)

 兒童工作證

兒童節前夕,人本教育基金會、勵馨基金會及立委范雲等今天(2日)召開記者會,指出目前政府單位的「不適任人員資料庫」存有六大漏洞,讓曾有犯罪前科者,還有機會從事兒少相關工作,因此呼籲衛福部建置「」制度,讓所有接觸兒少的工作者都需事先查核申請,以補足現行不適任資料庫的六大漏洞,做為送給全臺灣兒童最好的兒童節禮物。

 

 

出席記者會的家長代表指出,把孩子送到才藝班,學些才藝,沒想到把小孩推入火坑,長達4年遭到狼師猥褻,事發之後提告,才發現受害者不只有1人,目前一審狼師被判刑22年。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名老師其實早就有不只一次性犯罪前科,甚至曾入監服刑將近五年,卻還是能夠回到教學現場,繼續接觸孩子,繼續犯案,而家長卻完全無從得知和防範。他呼籲政府單位,要重視孩子學習的安全,建立兒少工作證制度。

 

立委范雲表示,法有規定曾犯性侵猥褻等行為的加害人不得接觸兒少,並建置有「不適任資料庫」提供學校與補習班查核,但是現行光是教育部就有教育人員、性別事件、教保機構、補習班、課後照顧服務等五種不適任資料庫,雖然和警政署、衛福部及法務部資料庫介接,但是,這套系統仍存在漏洞,包括不需立案就不用查詢資料庫,現行制度僅適用於學校或立案機構,不需立案的兒童工作場域如夏令營、小型才藝班、家長自行揪團聘請教練等,就不用、也無法查詢工作者的背景;其次,掛一漏萬,難以全面監管,目前每個資料庫都有限定範圍,但兒童相關工作類型繁多,不可能為每類都建置獨立資料庫,導致監管範圍受限。第三,學校未落實查詢,釀成傷害;第四,現行不適任資料均有公告期限,一旦過期,過去曾有違規紀錄的加害者就能開始從事兒童工作。第五,查詢權限極為限縮,目前的查詢權限有嚴格規範,家長與一般民眾均無法查詢;若開放查詢將涉及個人隱私與人權問題。兒童工作證能讓工作者主動舉證其清白,家長即可直接查閱;最後,查得到也禁不了,例如去年爆發的臺北市信義區幼兒園案,園長雖被判終身不得擔任幼兒園負責人,卻仍能轉任托嬰中心負責人。

 

范雲委員指出,若改採兒童工作證制度,則不限工作領域,曾傷害兒少者都能留下紀錄,家長或聘用單位便能自主決定是否聘用,也能防堵這些漏洞。

 

對於民間團體的呼籲,衛福部保護司副司長郭彩榕回應,設置兒童工作證制度涉及新舊制度的銜接,需跨部會研擬,衛福部會審制評估;衛生福利部社家署兒少福利組組長林資芮則表示,工作證制度涉及人民工作權益的保障,目前在教師法等各法條中,是以消極的列入資格的方式控管,而至於夏令營等短期活動,要控管到怎麼樣的範圍,可以討論。

 

「建立兒童工作證制度」連署發起人李靚蕾表示,已經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發起連署,呼籲更多人重視兒少權益,連署支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