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3月28日發生強烈地震,泰緬地區救災行動持續進行中。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會攜手世界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緬甸臺商總會對外說明緬甸賑災需求、方向及辦法,希望透過緬甸臺商總會會員的企業網絡,協助各界將緊急物資送進緬甸災區,以及救助在臺的緬甸受災戶僑生。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表示,僑委會已在第一時間派員前往主要災區曼德勒,緬甸在軍政府的管理下,國際資源進入受到重重阻礙,包含臺灣第一時間動員的特別搜救隊也不得其門而入;世總與緬甸臺商總會皆已自籌物資送達災區,並以受損情況輕微的僑校為集中站,也有組建義工協助當地救災。
徐佳青委員長指出,僑委會決議4月8日正式啟用官方捐款帳戶,募款針對三大方向,第一就是當地的災民,缺藥、缺水、缺食物等民生用品,會經由臺商會的系統進行採購送到災區援助;第二,在臺灣的緬甸僑生將近4,000人,有些學生因為家人的死亡、受傷、房屋倒塌等,都會藉由援助的基金,讓學生在這段時間不要有經濟的擔憂;另外,僑委會在緬甸有80間僑校,扣掉仰光等比較沒有災情影響的地區,共有60間在地震災區,其中最嚴重就是曼德勒,包括東枝、密支那等都有受損,所以第三部分是希望全毀、房屋倒塌的學校進行重建,唯有讓一個社會的新生代持續站起來,這個社會才有未來、希望。
緬甸臺商總會會長楊友全表示,因是百年一遇的強烈地震,緬甸缺乏面對大型天災的救災經驗,也無備有大型機具,故死傷人數恐比官方統計多上好幾倍。同時,因基礎設施大量崩塌,機場全面封閉,不僅影響救援行動,物資的運送也難上加難;緬甸軍政府宣布鄰近地區的六個省市進入緊急狀態,並罕見向國際社會求援。緬甸臺商總會在第一時間蒐集災害回報與救援行動的資訊,並發起勸募,籌組物資小組前往災區,1500人份的物資昨(2日)抵達僑校後會盡快發送。
此次統一勸募帳號為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該基金會是由僑委會設立的基金會,將於4月8日正式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