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臺灣兒權盟推兒童心聲影片 籲創造友善聆聽環境

2025-04-05 發佈 石耀宇 臺北
《親愛的大人們,請等一等,我有話要說!》中,聽力障礙的小雲希望有更多手語翻譯員,幫助聾孩子突破學習上的障礙 (兒權盟提供)

《親愛的大人們,請等一等,我有話要說!》中,聽力障礙的小雲希望有更多手語翻譯員,幫助聾孩子突破學習上的障礙 (兒權盟提供)

4月是兒童的季節,臺灣兒童權益聯盟舉行記者會,發布影片《親愛的大人們,請等一等,我有話要說!》。影片首度以兒童的真實心聲為核心,呈現來自不同背景的17位兒童對被聆聽與被重視的渴望。他們共同表達,希望能在正向且支持的環境中成長,並被認真對待與回應。

 

影片中,兒童們表達三大核心訴求,第一,要求大人認真看待他們的意見;第二,希望獲得尊重與同理的回應;第三,期待大人能重視他們的差異與個別需求。像是聽力障礙的小雲強調,希望有更多手語翻譯員,幫助聾孩子突破學習上的障礙,並強烈呼籲政府在公開場合提供手語翻譯,讓所有兒童都能平等參與社會。

 

基於這些兒童的訴求,臺灣兒童權益聯盟提出三項政策建議,包括強化表意與被聆聽、促進兒童參與,以及提供多元支持。聯盟強調,在家庭、學校及公共場域需要創造更多安全空間,讓兒童的聲音被聽見,並得到認真回應,政府在制定與兒童相關政策時,也應納入兒童的觀點與建議。

 

立法委員林月琴指出,兒童是自己生活經驗的專家,他們的世界與成人所見的角度有所不同。因此,不僅要給予兒童發聲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大人要用心聆聽,並理解兒童的需求;同時,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倡議,應建立友善的環境,讓兒童能夠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並確保在表達後,大人能夠給予回應,讓兒童的聲音得到真實的重視與尊重。林月琴委員也承諾將在《兒少權法》修法過程中,舉辦專門的公聽會,讓兒童能直接參與討論,將兒童的聲音真正放入決策過程。

 

臺灣兒童權益聯盟常務理事胡宜庭表示,兒童節不僅是慶祝孩子的節日,更是一次對孩子聲音的重視,希望政府、學校與家庭能夠回應兒童的聲音,讓每一天都成為尊重兒童的開始,而非僅限於節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