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今天(7日)日接見「第十一屆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得獎人」,表示政府積極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持續強化兒童各面向的健康照護,提升兒童重難症醫療照護量能,也期待公私齊力,讓更多人重視兒童健康、為兒童健康而努力。
賴清德總統接見得獎人時首先恭喜大家獲得「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他指出,這一屆共有6位個人獎和1組團隊獎,他要感謝所有得獎人的努力和貢獻,從事醫護工作是一種使命,也是一種承擔。大家在崗位上盡心盡力,不但是臺灣兒童健康的最大後盾,更是兒童醫療領域中的優秀領航員,獲得這項殊榮可說是實至名歸。
賴清德總統指出,獲得終身貢獻獎的郭耿南教授被譽為「臺灣小兒骨科之父」,高齡85歲依然堅守診間、守護兒童的健康;中流砥柱獎的周弘傑醫師,24年來除致力於急、重、難、罕症新生兒的照護,也積極改善偏鄉及重症兒童的醫療服務;焦點貢獻獎的陳益祥醫師是全球葉克膜醫療先鋒,積極改善小兒心臟急重症患者的照護流程及醫療標準,貢獻良多;兒科新銳獎的洪華希醫師,排除萬難成立臺東兒保中心,制定兒少版驗傷機制及發展線上傷勢諮詢平臺,對偏鄉貢獻非常大。
此外,兒童護理獎的李依蓉護理長,堅守崗位服務東部兒童24年,提供全方位的兒童照護關懷,充分展現白衣天使的精神;同樣獲得兒童護理獎的范綱翔護理師,致力於提升兒童急重症轉運照護,並且將加護病房照護經驗延伸到全國。
賴清德總統說,醫療團隊獎的得主,則是由臺大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楊永立主任帶隊的臺大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基因檢驗團隊,以創新的基因檢驗技術,推動精準醫療,為兒童提供最佳治療方案,提升兒童癌症治療成功率。他要再次感謝所有得獎人的付出,政府也會與大家一起努力。
賴清德總統提到,這幾年來,臺灣面對少子女化,兒科醫療照護人力分布不均、急重症醫療與需求複雜等各種挑戰。因此,政府積極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從2021年開始,建構三層級的兒童健康照護網絡,重要的策略包括完備周產期醫療照護系統,提升重難罕症照護能力與品質、推動幼兒專責醫師制度。
賴清德總統表示,這個計畫今年已經進入第二期,除了持續強化兒童各面向的健康照護,提升兒童重難症醫療照護量能,以及促進人才留任,也希望透過投入更多的資源,讓兒科醫療量能與品質,能夠不斷精進,讓兒童們都能平安成長茁壯。他也期待在政府與各界共同努力下,可以讓更多人重視兒童健康、為兒童健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