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青銀共學 北市原民會攜手大專院校關懷長者

2025-04-08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原住民長者與原住民大專生共同耕作施肥、分享故事

原住民長者與原住民大專生共同耕作施肥、分享故事

臺北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關注都會區原住民長者的生活品質,創辦全國唯一的原住民長青學苑,並積極鏈結大專院校相關長者照護學系及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根據原住民長者實際需求,設計專業課程,不僅讓他們維持健康的身體,更促成青銀相互學習、傳承文化。

 

北市原民會與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在北原會館舉辦田園城市植栽活動,原住民長者與原住民大專生共同耕作施肥、分享故事,不少學生主動請教長者種植傳統作物的方法。有長者表示,許久沒有和年輕人一起做事,如同回到部落時期的務農景況。政大原資中心介紹校園內有設置泰雅穀倉為主軸的農耕區,種植傳統作物、設立族語解說牌,邀請長者日後回校參訪,這場活動不只是農耕經驗的交流,更是對傳統智慧與文化自我認同的延續。

 

北市原民會攜手耕莘專校、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提升社區長者的健康,由護理系學生規劃與帶領「預防肌少症-保持好肌力生活不NG」課程,設計出貼近原民長者生活型態的健康衛教內容,活潑有趣的課程讓醫學不再抽象,進一步推動都會區健康照護能力。耕莘專校黃同學表示,一開始擔心長者會覺得內容太專業,沒想到他們的反應很熱情,達到課程設計的成效。70歲泰雅族的雲奶奶則表示,退休後就來到原住民長青學苑,在這裡學到文化母語、歌謠、舞蹈,還有適合的健康知識。耕莘專校林雪霞老師指出,課程除了有助於長者促進健康外,也讓學生對辦理團體衞教有更深入的了解及收穫。

 

北市原民會主任委員巴干‧巴萬 Bakan Pawan 表示,原住民長青學苑具多元族群參與的特性,在都會區擁有更多大專院校的資源和青年創意,透過大專院校專業課程與師生專題,啟動青銀共學的能量,未來在文化傳承、健康照護與社會參與上,呈現嶄新的創意典範。更多活動資訊可上「臺北市原住民長青學苑」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