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臺灣首座人工輕艇激流標桿賽道預計4/17完工

2025-04-10 發佈 蘇瑞雯 臺北
宜蘭縣安農溪輕艇激流標桿競賽場地預計4月17日竣工。(教育部體育署提供)

宜蘭縣安農溪輕艇激流標桿競賽場地預計4月17日竣工。(教育部體育署提供)

教育部體育署鄭世忠署長今天(10日)率員前往宜蘭安農溪視察臺灣首座人工輕艇激流標桿賽道新建工程,期盼本次世界壯年運動會臺灣輕艇選手「在家比賽」能締造最佳成績。體育署表示,為優化全民運動設施及建構優質運動競賽場地,特向行政院提報「優化全民運動與賽會環境計畫」爭取公共建設經費,於113年2月7日核定補助宜蘭縣政府新臺幣2億元,辦理「宜蘭縣水上運動訓練中心-安農溪輕艇激流標桿競賽場地新建工程」,該工程預計於4月17日完工。

 

體育署說明,本新建工程源起於亞洲輕艇總會成田昌憲會長106年起曾多次拜訪體育署,表達安農溪為蘭陽溪水系羅東溪支流之一,也是台電蘭陽水力發電廠尾水之排水道,為最合適建置輕艇激流標桿競賽的場地,宜蘭縣政府積極辦理周邊用地取得及安農溪水理分析等相關事宜。

 

體育署前已補助宜蘭縣政府辦理安農溪輕艇激流標桿競賽場地規劃設計經費,並於112年提報「優化全民運動與賽會環境計畫」爭取本案工程經費,計畫執行期間為確保賽道建置符合賽會需求及相關規範,除邀請輕艇協會就賽道設計及選手安全性等提供專業意見外,也經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及經濟部水利署等單位協助,於符合水利法規及不影響原河道通洪功能下,主河道維持現狀,在安農溪左岸高灘地另闢賽道,目前工程積極施作中,預計4月30日舉辦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測試賽及啟用典禮。

 

鄭世忠署長強調,宜蘭縣安農溪輕艇激流標桿競賽場地是我國第一座人工激流賽道,使用天然水源,對於我國水上運動發展是一項嶄新的里程碑,比起日本東京奧運所用的全人工賽道(葛西臨海公園輕艇激流中心)建置費用更加簡省,該場地不僅將提供2025年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競賽使用,賽後也將成為我國輕艇激流標桿運動訓練重要據點,提供國內輕艇好手符合國際標準的訓練環境,對於選手訓練與備戰國際賽事具有極大幫助,可藉此吸引北亞、歐美等冬天較寒冷國家選手來本場域移地訓練。

 

體育署強調,未來也會積極向行政院爭取經費建置宜蘭縣輕艇激流訓練中心,結合賽道及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支援完備整體訓練環境,以提升選手競賽實力,相信未來輕艇激流項目在奧運奪牌指日可待,更期盼未來能充分運用,積極爭取在本場地舉辦各項國際賽事,提升我國國際能見度。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