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指導、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主辦、嘉義市政府承辦的113學年度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昨天(17日)精采落幕,希望以合唱推廣本土語言與文化,展現臺灣多元族群的音樂風貌。本屆比賽共吸引全國271支隊伍、共10,952名師生參賽,競爭激烈。
優美歌聲、精彩的團隊手勢肢體設計,這是去年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特優的團隊。教育部表示,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自89年創辦至今,已經25年,培養出許多熱愛母語歌謠的學生與優秀的合唱團隊。透過合唱演繹,不僅提升師生對母語學習的興趣,更讓鄉土音樂成為文化傳承的重要橋樑。
教育部指出,比賽依語系分為「臺灣台語」、「臺灣客家語」、「臺灣原住民族語言」及「東南亞語」4大類,並設有「國小組」、「國中組」、「高中職組」及「教師組」4個組別。參賽隊伍從國小學童到學校教職員,展現對鄉土歌謠的熱情與實力。
為了進一步擴大比賽的教育效益,分享豐富的藝術學習成果,教育部今年7月起將舉辦4場次「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合唱類及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特優團隊聯合音樂會『天籟之音—媽媽教我的歌』」,讓獲獎隊伍有更多展演機會,相關資訊屆時可到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及國立實驗合唱團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