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專業陪伴與尊重理解 找回失智長者的生命價值

2025-04-18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照服員以專業陪伴照顧失智長者

照服員以專業陪伴照顧失智長者

失智症者的照護需要專業和耐心,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表示,透過多元且個別化的照護方式,可以增進失智長者的生活品質,也讓每位失智長者都能被看見、被理解、被尊重。基金會也呼籲社會大眾,能以行動支持並關注失智症者的照護。

 

現年101歲的小芝奶奶,過去職業是醫師,30年前退休後住在國外,10年前回臺灣後住在原任職醫院的員工宿舍。2021年小芝奶奶出現記憶力減退、情緒波動等細微變化,起初以為只是年老退化,但隨著走失、焦慮等問題頻繁出現,最終確診為中度失智症。他的兒子一開始難以接受,無法相信過去那位堅強幹練的母親竟面臨失智,為了讓母親能獲得專業照顧,因此選擇讓母親入住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

 

養護中心處長王寶英表示,高齡百歲的小芝奶奶來到中心前,曾入住其他的長照機構,由於她過去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周遭的環境自然展現出醫師的態度與關注,時常走進其他住民的空間「查房」,甚至給予醫療上的建議和說教,引起其他住民的不安與排斥。但來到聖若瑟後,工作人員不以矯正的方式來應對失智長者的特殊行為,而是用專業的照護眼光,接住她每一次的困惑與情緒波動。藉由懷舊治療、感官刺激與個別化陪伴,小芝奶奶逐漸找回熟悉的自我,也讓原本被誤解的行為,重新轉化為與他人連結的橋樑。

 

王寶英處長並指出,失智症的照顧不能單靠愛心,更需要專業團隊的支持,才能真正理解患者行為背後的需求。現在的小芝奶奶,已能安心與其他住民互動,不再活在與世界脫節的混亂中。她從被誤解的「醜小鴨」,在愛與專業的陪伴中,重新成為一隻散發光芒的天鵝,找回屬於她的尊嚴與生命價值。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