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文化部成吉思汗祭典 見證臺灣多元文化發展

2025-04-18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成吉思汗祭典」由文化部主任秘書林宏義(中)主祭,在臺蒙古社團、蒙古同鄉、蒙古國新住民等與祭。(文化部提供)

「成吉思汗祭典」由文化部主任秘書林宏義(中)主祭,在臺蒙古社團、蒙古同鄉、蒙古國新住民等與祭。(文化部提供)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人聖祖,依傳統每年農曆3月21日蒙古族人均舉行盛大祭典,今天(18日)文化部特別舉辦「114年蒙古民族紀念儀典-成吉思汗祭典」,這項祭儀在臺傳承已經74年,深具意義。

 

今年「成吉思汗祭典」由文化部主任秘書林宏義主祭,典禮儀式遵循古禮,向成吉思汗像獻花、獻香、獻爵、獻帛及宣讀祭文,相關司祭者則穿著蒙古傳統服飾進行,現場並邀請臺北市立國樂團及合唱團擔任奏樂及紀念歌演唱,場面隆重莊嚴。

 

文化部表示,蒙古因獨特自然環境所造就的文化內涵,通過口述身授、世代相傳,積累成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蘊藏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歷史文化,在宗教、哲學、語言、文化藝術創作至生活型態、經濟活動等各領域,與在臺其他各民族兼容並蓄,形成臺灣多元文化基礎。

 

文化部指出,自1951年在臺恢復辦理成吉思汗祭典以來,不僅凝聚在臺蒙古族人,也漸成為蒙古國新住民的精神傳承。未來將持續進行各項蒙古文化的保存、研究及推廣,期許在臺蒙古族人傳承文化,永續臺灣的文化多樣性,見證臺灣民主自由社會的多元文化發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