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透過讀書、寫字、惜福、習勞等方式,穩定學生的心性與專注力,位於雲林的福智國小從113學年度起,啟動書法分級檢定制度,將檢定內容與國語課教材緊密結合,依學生年級設計編排題目,讓學生在掌握正確運筆與字形結構的同時,穩健地提升書寫品質與藝術鑑賞力。
福智國小李慧瑛主任表示,臺灣的書法教學與競賽多以8公分以下的小字為主;各年級比賽題目多以唐詩五言、七言絕句為主,在70×35公分的宣紙上完成20多個字的書寫及落款,對學生而言極具挑戰性。
福智國小創設的書法分級制度,將檢定內容與國語課教材緊密結合,依學生年級設計編排題目;由教師循序指導,讓學生在掌握正確運筆與字形結構的同時,穩健地提升書寫品質與藝術鑑賞力。
李慧瑛主任介紹福智國小創新的檢定制度,分為「十級」逐步進階到 「一級」,而挑戰「初段」至「十段」高階段位。學生以個人進步為目標,透過持續練習與自我超越,逐步晉級。讓學生能自信地以毛筆書寫漢字,深入掌握書法精髓。
福智國小將113學年度作為書法檢定制度的試辦階段,將由中高年級學生率先試行,未來規劃每學期辦理兩次檢定。學生若從國小二年級開始參與,到畢業前最多將有20次檢定機會,希望培育出書寫好手。
學習書法後,五年級的張凱閎說,以前自己的字寫歪七扭八,現在寫得好看一點。他覺得自己有進步,寫到八級的程度。
五年級的王鼎欽同學喜歡寫書法,三年級開始到五年級,他發現自己寫的字有進步,老師稱讚他結構掌握得不錯;參加雲林荷苞山桐花活動展出,也有成就感。他笑說,可以安靜環境中練習把字寫好,很不錯。
透過書法教育,福智國小李慧瑛主任希望孩子能寫出一手好字,同時能提升美感經驗、培養觀察力、專注力,落實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