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各級學校對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視與實踐,教育部自即日起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7樓西側特展室舉辦「114年性別平等教育日策展」《元宇宙下的性別光影展—穿越虛實之境、返家啟程》,今天(19日)舉行開幕儀式,邀請各界共襄盛舉,透過光影展演形式,一同穿梭於虛實之間,探索性別的多元樣貌。
教育部說明,臺灣推動性別平等的歷程漫長而堅定,自93年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來,歷經5次修法,持續完善相關規範,積極將性別平等理念融入學校教育。從112年起,教育部更將每年4月20日訂定為「性別平等教育日」,希望透過課程與活動深化教職員工生的性別意識,在校園中全面落實與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致詞時表示,性別平等教育日策展已邁入第三年,今年透過光影數位互動形式,活潑生動地呈現性別在家庭中的角色與挑戰,特別受到親子觀眾喜愛。展覽內容有助於社會大眾,尤其是下一代孩子,從中理解性別多元與家庭角色轉變等議題,值得大小朋友一同參觀體驗。
張廖萬堅次長指出,臺灣自2019年起在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已有顯著進展,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評比,臺灣在社會習俗性別指數中排名全球第六。雖然在政策推動的過程中,難免也會面臨許多質疑與壓力,但正因為社會願意面對差異、展開對話與包容,才成就了性別平等帶來的社會進步,這個就是平等的價值;期盼透過性別平等教育的展覽內容,未來能提供教師更多教學素材,讓下一代能深刻理解尊重與包容的價值。
教育部表示,本次展覽以「性別與家庭」為核心,並延伸至「性別與科學」、「性別與運動」以及「性別與藝術」等面向,結合性別議題與光影沉浸式體驗,透過科技與互動設計,帶領觀展者深入探索性別的多元面向,打開性別之眼、拓展性別視界。展覽期間,還將針對不同年齡層的民眾,策劃一系列精彩的週末主題活動,邀請各界講者從身體界線繪本導讀、Ballroom文化介紹、尊重多元性別的重要性、以擺脫性別框架的奇幻魔術以及數位性暴力防治繪本互動導讀等多元豐富的視角,讓參與者以有趣的方式認識性別議題。相關活動介紹及報名資訊請參考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