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蔬食無痕家庭日 三大主軸鼓勵民眾從生活做環保

2025-04-20 發佈 廖南瑛 臺北
環境部、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與臺北市政府,共同主辦2025地球日「綠能行動愛地球x蔬食無痕家庭日」活動

環境部、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與臺北市政府,共同主辦2025地球日「綠能行動愛地球x蔬食無痕家庭日」活動

響應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環境部、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與臺北市政府,共同主辦2025地球日「綠能行動愛地球x蔬食無痕家庭日」活動,今(20日)在大安森林公園熱鬧登場,以「蔬食無痕」、「環保無塑」及「物種保護」為三大主軸,鼓勵民眾從生活中實踐環保理念,透過身體力行的參與,提升全民環保意識。

 

臺北慈濟醫院院長趙有誠表示,今天的活動有兩大主題,一個是保護環境,要少用、少汙染、減少慾望,這部分大家都做得很好,但是第二部分蔬食無痕愛地球,活動現場看到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參與,要守護這個地球的話,蔬食可以幫助減少51%二氧化碳的排放。

 

環境部部長彭啟明表示,本身已經吃素九年了,在臺灣有500多萬頭豬,一頭豬會排放六倍的糞便,不只汙染河川也造成難聞的臭味,環境部每天都要處理這件事。另外現在推廣淨零綠生活,包含食衣住行育樂購,現在購物的管道多元、方便,造成塑膠用量增加,需要想辦法改變,但是制度的改變都比不上人心的改變,希望帶動讓減塑成為一種素養,大家才會改變習慣。

 

活動設有多元主題攤位與互動體驗區,包含蔬食料理教室、永續生活市集、無塑生活展示區、生態導覽解說及親子自然探索等,讓大小朋友寓教於樂深入了解如何以日常行動回應氣候變遷與環境挑戰,吸引眾多市民攜家帶眷參與。

 

今年主題為「淨零未來館」的慈濟環境教育環保車,吸引不少民眾駐足參觀。車內規劃七大互動關卡,由專人導覽,從生活、產業、能源與社會四大面向,深入淺出介紹如何實踐淨零轉型,提升環保意識。現場還設置了SDGs國際永續發展彈珠台闖關遊戲,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大小朋友在遊戲中學習環保知識,並將永續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實踐綠色生活新風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