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體育署公布全國運動設施調查 4年增73座場館

2025-04-25 發佈 蘇瑞雯 臺北
體育署於執行各項公共建設計畫過程中,已將無障礙、性別及親子友善設施列為補助重點,本次調查顯示各地公有運動場館的無障礙設施,在政策支持下呈現增加趨勢,增長率均達3成以上。(左起體育署運動設施組許瑞蓁科長、潘婉馨副組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林慶宏助理教授)

體育署於執行各項公共建設計畫過程中,已將無障礙、性別及親子友善設施列為補助重點,本次調查顯示各地公有運動場館的無障礙設施,在政策支持下呈現增加趨勢,增長率均達3成以上。(左起體育署運動設施組許瑞蓁科長、潘婉馨副組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林慶宏助理教授)

教育部體育署公布最新公有運動場館設施現況調查結果,全國運動場館增長有成,4年內新增73座場館與1,058處設施。其中在全民運動休閒類的設施數量成長幅度最大,顯見近年來中央偕同地方政府共同推動全民運動有成,運動休閒更受到國民的重視。

 

體育署表示,根據調查全國22個縣市運動場館總數達1,336座,較108年的1,263座增加73座。其中,場館增加數前三名縣市分別為臺中市增加21座、桃園市增加20座及新北市增加12座。此外,既有運動設施總數多達3,255處,相較108年大幅增加1,058處,增幅達48.16%,在各級政府積極推動下,全國運動環境持續優化,場館與設施數量均有顯著增長。

 

體育署指出,全國運動場館數量前五名的縣市分別為新北市197座(14.75%)、臺中市175座(13.10%)、臺北市142座(10.63%)、桃園市130座(9.73%)及彰化縣95座(7.11%)。各類運動設施中,設置數量最多的前三項分別為籃球場館837處(25.71%)、多功能舞蹈運動教室268處(8.23%)及羽球場館236處(7.25%)。「多功能舞蹈運動教室」的設置數量由108年第7名(79處)上升至第2名(268處),增長率高達239.24%,已超越游泳池(108年為第2名)及網球場館(108年為第3名),羽球場館建置數量排名上升1名,排至前三名之列,增長率達59.46%,顯示該類運動人口及設施需求持續增加。

 

體育署說明,根據調查結果,無障礙、性別及親子友善設施設置數量已同步提升,充分展現場館規劃者對身心障礙族群、家庭使用者及性別友善空間之重視,使整體運動環境更貼近特需族群運動需求。未來運動部成立後將持續輔導並補助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優化及設置各類型運動場館,並強化特殊族群、運動陪伴者所需附屬空間,同時關注新興運動發展,朝向小型、社區化及多點式方式建置多元運動設施,並提升場館可近性及普及性,以鼓勵民眾參與運動,促進國民健康,提升全民運動風氣,透過運動壯大臺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