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教育基金會今(2025)年下半年將陸續邀請唐獎得主訪臺,包括2020年永續發展獎得主珍古德博士6月8日將在臺灣進行公開演講;2024年生技醫藥獎得主延斯·祖爾·霍斯特教授7月23日在亞洲生技大會開幕日的「唐獎講座」中,將解析GLP-1在糖尿病治療中的革命性突破。此外,2022年漢學獎得主潔西卡.羅森教授的唐獎研究補助計劃「歐亞大陸東土早期的群體流動與基礎設施」,5月中旬也將在德國慕尼黑舉辦國際工作坊,直探歐亞大陸早期文化交流的文獻與考古實證。
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表示,現年91歲的珍古德博士2020年因COVID-19疫情無法來臺領獎,因此他在去(113)年12月特別飛往新加坡親送唐獎獎章給她。6月8日在臺北科技大學中正館舉行的「透過行動點燃希望」講座,是珍古德博士睽違7年來臺的唯一一場公開演講,非常難得,因此唐獎積極協助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推廣,希望邀請更多民眾與珍古德博士一同保護環境、保育野生動物。此外,珍古德博士也受邀參訪唐獎基金會、在「榮耀桌」留下珍貴的簽名,與其他唐獎得主的簽名齊列,流芳百世。
唐獎教育基金會表示,唐獎得主將獲得新臺幣5千萬元獎金,其中內含1千萬元的研究補助費用,支持得主延伸研究或教育推廣計劃。國際珍古德協會執行長郭雪貞說明,珍古德博士從1960年開始研究黑猩猩,1986年迄今,她每年超過300天馬不停蹄在世界各地分享推廣保育行動,影響深遠。國際珍古德協會在全球30多個國家設有據點,其中臺灣的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於1998年成立,秉持着珍古德博士的理念,提供多元、有效的保育及教育計畫,鼓勵並且支持民眾用具體行動發揮影響力。像是「根與芽驚喜箱」計畫與長榮大學合作,促使100多位非洲學生到臺灣修讀「永續發展國際學士學位學程」;另外還成立珍古德實驗教育機構,這是全球第一所珍古德協會所成立的實驗小學,以保育、同理與永續為核心價值,為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們提供一段轉化性的學習旅程。
唐獎教育基金會表示,過去六屆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中已有三屆得主得獎後再獲諾貝爾獎殊榮,比例高達5成,顯見唐獎評選委員會的實力,目前評選委員會正積極進行下屆得獎人的提名評選作業,預計將於明(2026)年6月15日至18日一連四天公布第七屆唐獎得獎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