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考試

會考自然科圖表題占八成六 從端午立蛋到踩踏自行車發電

2025-05-18 發佈 廖南瑛 臺北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在臺北教育部連線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在臺北教育部連線

國中教育會考第二天考自然科,圖表題在五十題當中占八成六,題型融合實驗跟探究實作,其中推理應用題目占一半,並結合學生經驗,像是端午節立蛋與地球引力關係,以及自行車選手用踩踏方式發電烤土司,藉此帶出能源議題等,考題整體難易適中具有鑑別度。

 

臺北市立萬華國中王美玲老師說明,今年的試題設計符合「三多一沒有」原則:文字多、題表多、情境多。文字多是為了加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今年自然科有四十三題搭配圖表,希望學生能讀懂圖表,從圖轉文。「一沒有」則是指沒有複雜的計算題,基本上都以單一概念、單一公式即可完成解題。王美玲老師強調,這次自然科凸顯學習的重點在於,回歸每道計算題背後的科學概念,而不是聚焦在過於複雜的計算題。

 

臺北市立古亭國中劉權賢老師表示,題目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例如第四十二題是「踩踏自行車發電烤土司」。在整合學科概念方面,第七題「端午節正午立蛋」,牽涉到端午節期間太陽直射北半球的現象,涉及太陽與地球的相對位置,再加上物理中的力學概念。第三大部分的題目則包含實驗與實作內容,例如物體密度、可逆反應、滑輪、電流磁效應等,例如第二題測量密度,學生要具備進入實驗室的經驗,運用量筒排水法測出體積後,再用天秤測量質量,以藉此計算出密度。

 

劉權賢老師說,「踩踏腳踏車發電烤土司」這題特別寫出「幾度電」的英文,因為從科學單位可以反向思考,訂出單位的同時也代表物理量的意義;學生應加強分辨與理解各種科學單位的能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