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教育局今(114)年全面啟動北市校園樹木碳匯盤查,並與中華電信合作培訓78位企業志工成為樹木碳匯公民科學家。為深化合作,雙方在臺北市立啟聰學校簽署合作備忘錄,宣告中華電信企業志工就此展開協助臺北市11所學校進行1,091棵樹木碳匯盤查的行動,也是雙方共同投入永續發展教育的里程碑,期待能帶動更多人成為環境保護的實踐者,一起努力讓地球環境更宜居美好,共同許下對未來世代的承諾。
教育局表示,樹木不僅是學生校園生活的好朋友,更是地球永續的關鍵。所謂的樹木碳匯即是計算樹木可以固多少碳,學生實際動手測量樹木的高度、胸高直徑,進而估算出碳匯量,不僅可以從測量樹木的過程中瞭解自然碳匯的觀念,認識樹木在大自然中除了提供生物棲息環境以及進行光合作用、淨化空氣、提供遮蔭等「微氣候調節」效益以外的更多功能,也能因此懂得種樹、愛護樹木對地球環境保護的重要,這將是學生成為未來地球公民的最佳學習途徑。
教育局指出,近一年來積極推動校園樹木碳匯教育,今年2月培訓完成臺北市公立高中職50名、國中88名、國小187名校園樹木碳匯種子教師,使100%的公校都至少有1名樹木碳匯師資,並從今年起全面啟動北市公立學校校園5萬餘棵樹木碳匯盤查,預計於115年完成,藉由校園負碳排數據的掌握,建立一個基準線,做為未來展開更多淨零排放行動的基礎,同時為未來可能的淨零排放數據相關應用跨出重要的第一步。
為實現2050淨零排放,教育局表示,本次攜手企業投入校園樹木碳匯盤查,讓企業員工不只是社會上的一個工作者,更可以在公司的引領下,成為致力地球環境保護的實踐者,將個人的力量從職場延伸到社區,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並拋磚引玉,帶動產業參與環境永續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