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桃園八德國中學生為原民發聲 設計桌遊實現文化平等

2025-06-10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桃園八德國中學生榮獲金車基金會「愛讓世界轉動」兒少公益行動方案文化理解項目首獎

桃園八德國中學生榮獲金車基金會「愛讓世界轉動」兒少公益行動方案文化理解項目首獎

桃園市八德國中在第14屆金車文教基金會舉辦的「愛讓世界轉動」兒少公益行動方案中,以主題《牛轉新食界-世界飲食、文化平等》榮獲文化理解項目首獎,展現學生對多元文化的敏感度與行動力。

 

八德國中表示,本次行動源自臺東原住民因食用傳統小米粽意外致死的新聞事件,原民網紅為部落傳統美食發聲時,卻遭遇網路留言批評「噁心」、「落後」,激起學生深思:「為何原住民蝸牛料理被嫌棄,法式蝸牛卻能高價上桌?」因此由輔導室吳俞嫻主任指導八年級學生王勻孜、黃培瑜和俞婕柔,從問卷調查著手,了解大眾對文化尊重與平等的認知,再發展主題桌遊,將世界特殊飲食文化巧妙融入故事與任務設計中。桌遊在全校設攤試玩後廣獲好評,學生也拍攝校園宣導短片,在社群平臺擴大觸及率。事後進行的第二波問卷調查顯示,師生對文化平等的認知與同理明顯提升。

 

八德國中指出,學生在方案探究的過程中發現,「原來蝸牛小米粽並不簡單,從清洗、排泄、剝殼、去臟、木灰除黏到清水反覆沖洗,每一步都藏著祖先對自然的智慧與敬重。」透過這次主題的學習,反映世界各族群的特殊食物其實也來自先民的智慧和當地特色,不一樣不代表不好,他們也表示,這次收穫的不只是獎項,而是對「尊重」與「理解」的重新認識。透過這次的競賽,校長鍾美華也表示「我們的孩子不再只是學生,而是文化的傳聲筒。」

 

金車文教基金會評審團表示,八德國中團隊從日常生活事件出發,「卻不侷限於本土文化的認識,而能進一步觸及對國際多元文化的包容與理解,值得讚許。」作品結合調查、創作與推廣,呈現學生真實學習與公共參與的素養成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