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今天(16日)公布最新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引發關注的是,蓄意自我傷害「自殺」相隔14年之後,又重返十大之列,113年蓄意自我傷害自殺死亡人數4062人,較前一年增164人,增幅4.2%,每十萬人口有17.4人因蓄意自我傷害自殺死亡。
最新十大死因排行榜上,蓄意自我傷害自殺從99年退出十大死因排行榜之後,這次是相隔14年又重回十大,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副司長鄭淑心表示,去年開始留意到青壯世代的自殺有上升趨勢,因此,去年8月1日就推出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以因應青中壯世代的自殺上升,截至今年5月初使用人數已來到5萬4千多人,顯示有這方面的需求,將持續擴大資源。
鄭淑心副司長表示,年輕人蓄意自我傷害自殺問題近年來也是重點議題,而衛福部曾委託臺大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跟網路使用、父母親離異問題以及睡眠障礙等因素有關,都可能影響。好消息是老人自殺降低,鄭淑心副司長說,這是政府多年來推動長者憂鬱症篩檢的效果,以地方政府為例,去年篩檢人次就多達70萬人次,若篩檢結果有相關問題,也會進行醫療轉介,協助其能接受進一步醫療。
鄭淑心副司長強調,蓄意自我傷害自殺往往非單一因素,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等各方面,衛福部會持續跨部會合作,實施「全面性」、「選擇性」與「指標性」多層次的防治策略,同時持續倡議自助、救助與助人文化,強化相關資源,宣導自殺防治人人有責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