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AI時代的快速發展與挑戰,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行動力,成為教育現場的重要課題。秉持「陪伴」為核心理念的放伴教育協會,日前於新竹市正式宣告成立在地分會,成為臺灣放伴教育協會首個地方據點。新竹市政府教育處副處長張品珊代表代理市長邱臣遠出席成立大會,表達誠摯祝賀,並期許未來透過官學攜手合作,共同強化竹市學生的數位素養與社會實踐力,為教育現場注入面對科技浪潮所需的韌性與創新動能。
邱臣遠代理市長表示,在AI快速演進的時代,更需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思辨力與資訊判讀力,期盼新竹的孩子能站上國際舞臺,成為具有全球視野的未來公民。市府於去(113)年底曾與臺灣放伴教育協會及其他民間團體合作,在新竹市立圖書館動物園分館舉辦《次世代數位公民素養》教育論壇,廣邀教育專家、校長、教師與家長代表,針對AI時代學生所需的資訊判讀與媒體識讀能力進行深入交流。
新竹市教育處表示,AI工具的普及正加速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在這樣的變局中,角色更加重要,不僅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科技工具,更要培養其辨識虛假資訊與思辨的能力。為回應這一趨勢,市府將持續與放伴教育協會、新代教育基金會等民間組織合作,深化課程設計、建構教學資源,全面強化竹市學生的數位素養與國際視野,為其未來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教育處進一步指出,新竹市放伴教育協會與臺灣放伴教育協會皆為民間非營利組織,由中小學教師、大學教授及NGO工作者共同發起,致力於成為教育現場與社會議題之間的橋樑。協會積極推動公民議題進入校園,支持教師教學、陪伴學生學習,培育其理解社會、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從中培養具有社會行動力的公民素養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