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第36屆傳藝金曲獎入圍 陳茂萱、林吳素霞獲特別獎

2025-07-02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第36屆傳藝金曲獎入圍 ,出席者合影,(左起)傳藝金曲獎宣傳大使李國毅、音樂類召集人潘皇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悅宜、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總導演郎祖筠、戲曲類暨總召集人李國俊。(傳藝中心提供)

第36屆傳藝金曲獎入圍 ,出席者合影,(左起)傳藝金曲獎宣傳大使李國毅、音樂類召集人潘皇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悅宜、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總導演郎祖筠、戲曲類暨總召集人李國俊。(傳藝中心提供)

 

第36屆傳藝金曲獎今天(2日)公布入圍名單,今年傳藝金曲獎共有632件報名,最後有88組優秀創作者、42件精彩作品入圍,「戲曲表演類」中,唐美雲歌仔戲團的《孟婆客棧:冥星雙飛俠》及二分之一Q劇場的《青姬》各入圍5項最多,「音樂類」則是《舒密特與楊文信:萬彩雙琴》入圍6項為最大贏家,而今年的特別獎,則頒給臺灣作曲家陳茂萱及南管藝師林吳素霞。

 

 

音樂類特別獎得主陳茂萱2023年過世,他以超過60年的音樂教學、創作與行政經驗,將臺灣音樂帶向新高峰,展現音樂人對文化傳承與未來發展的責任。他在音樂教育上,跳脫日治時期遺留的框架,推行改革實踐;在音樂創作上,使「現代性」與「本土性」交織,在傳承文化的基底上開創臺灣現代音樂語彙,他的成就不僅拓展臺灣音樂的多樣性,更為下一代音樂人舖築廣闊的前景。

 

戲曲類特別獎得主林吳素霞,生長於南管世家,自小便展現驚人天賦,吹拉彈唱樣樣精通,是臺灣第一位女性「館先生」。近六十年的表演、執教、傳承、推廣生涯,育才無數;近年來更致力於資料賞析整理與保存,維繫南管藝術於不墜。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揭曉特別獎得主,也代表文化部表達對傳統藝術的高度肯定與支持。

 

李靜慧次長指出,儘管表演藝術界面臨疫情後的困境,但在兩廳院的OPENTIX售票平臺的數據報告統計中,戲曲類的票房衝出好成績,去年戲曲類的售票數字超過音樂劇,這是量的成長,而質的表現,就是透過傳藝金曲獎的遴選,讓大家多關注優質的表演團體,也鼓勵傳統藝術團體在多樣化表現及創新上持續努力,文化部持續透過政策支持傳統藝術,也組成國家隊出國展演,期望未來能持續透過國際交流提升臺灣文化的影響力。

 

第36屆傳藝金曲獎共有632件報名,「戲曲表演類」有278件,「音樂類」有354件,戲曲表演類評審團總召集人暨戲曲類召集人李國俊表示,評審無法親臨所有作品的演出現場欣賞,因此在報名時都須繳交作品錄影檔案,但有些作品的錄影品質不佳,無法呈現作品之美,甚為可惜。

 

音樂類召集人潘皇龍指出,今年有一件報名傳統音樂專輯獎的作品,演奏蕭邦的音樂,在評審過程中高度被討論,後來評審們認為,臺灣的音樂環境與生態在17世紀同時受到西洋音樂與中國大陸的影響,所以是雙傳統音樂,再加上原住民的傳統,讓臺灣音樂呈現多元,因此今年的參賽作品中,可以看見越來越多更專業、更前衛的作品,代表臺灣社會越來越多元,用什麼材料都可被接受,這是很好的現象。

 

第36屆傳藝金曲獎8月23日晚間7點將在臺灣戲曲中心舉行頒獎典禮,典禮總導演郎祖筠說明,本屆主題「代」,不僅強調技藝的薪火相傳,更是精神與價值的延續與創造。

 

第36屆傳藝金曲獎入圍名單可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官網傳藝金曲獎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