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是「世界聆聽日」,臺北市家庭教育中心鼓勵所有家長,每週可以撥出一天作為「傾聽日」,放下手邊的忙碌,專心聽孩子內心聲音,逐步打造起溫暖的「傾聽」文化。家庭教育中心在今年暑假也規劃一系列線上課程活動,主題包括親子溝通和兩性關係,期望民眾透過課程參與,學習並實踐「傾聽」的藝術,為家庭注入更多理解與愛。
臺北市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官月蘭表示,許多家長感嘆孩子長大後和自己無話可說,難以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面對這樣的煩惱,不妨可以先從「傾聽」開始。「聽」這個字,拆開來看就是「耳朵為王,十目一心」,它提醒著我們,在親密關係裡,不論親子、伴侶或家人之間,「傾聽」,不僅僅是用耳朵接收聲音,還包含了眼神的相視含情,是除了用「耳朵」聽,也用「心」感受,這份深層的傾聽,強調的是不評價、不急於回應自己的想法或感受,而是全心全意地理解對方的表達。
官月蘭主任指出,打造一個「家長願意聽、孩子願意說」的環境,可以從每週一天的「傾聽日」開始做起,當大人願意真誠地聆聽,孩子才願意敞開心扉;當孩子願意說,家長才有機會讀懂他們的求救訊號。這樣一份建立在「傾聽」基礎上的信任與連結,將更有助於大幅降低年輕人的無助感。
臺北市家庭教育中心表示,為了增進親子互動和家庭關係,7月11日與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合辦心閱讀家庭韌力烘焙房「聽見孩子的聲音:在尊重與孩子同行」線上講座,也有專為家庭設計的「親密關係工作坊」線上課程,以及提供未婚民眾參加的「親密互動我和你」系列課程,協助伴侶們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傾聽與溝通,增進彼此的信賴與情感連結。活動資訊可上臺北市家庭教育中心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