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兒童發展篩檢上路滿週年 服務利用逾40萬人次

2025-07-16 發佈 王芓諭 臺北
兒童發展篩檢上路滿週年 服務利用逾40萬人次

兒童發展篩檢上路滿週年 服務利用逾40萬人次

國民健康署自113年7月1日起推行「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方案」,提供未滿7歲兒童6次免費發展篩檢,一年來已完成逾40萬人次,發現逾2.5萬名兒童疑似發展遲緩,另有6.3萬人次需由醫師持續追蹤及提供衛教。國民健康署呼籲家長依時程帶兒童接受篩檢,把握發展黃金期,及早發現異常並介入。

 

「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方案」,運用專為臨床醫師使用所研製的本土化及標準化篩檢工具,在兒童發展關鍵年齡、未滿7歲前,加碼提供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針對兒童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及社會發展四大面向進行篩檢。目前30天內轉介聯評中心掛號達成率已超過9成,目標是今年達到100%;為了盡早銜接早期療育,因此聯評後45天要拿到報告書,達成率也超過9成。

 

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兒童的發展只有一次,錯過難以重來,藉由這樣的機會,了解自己小孩的發展,但是對於有可能遲緩的孩子,必須要及早的發現,而且要及早的介入,所以家長有機會透過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方案的幫助,讓孩子迎頭趕上同齡的孩子發展進度,這不僅關乎每一個小孩子的未來,更影響到一個家庭,也影響到國家的未來。

 

馬偕醫院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任陳慧如指出,篩檢發現異常不代表一定要做復健,介入方式包括家庭、教育環境、復健醫療等。篩檢主要目的是協助家長知道孩子問題在哪裡,及時協助孩子走在正常的軌跡上,因此一定要經過聯評中心的評估,確定發展遲緩的原因,才能知道後續介入方向,也就是「篩檢、評估、介入」三部曲,一個都不能少。

 

截至114年6月底,全國有超過1,200家醫療機構,2,600多位兒科、家醫科及幼兒專責醫師參與執行本項兒童發展篩檢服務,總計完成40萬2,594人次篩檢。國民健康署呼籲家長務必按時程帶孩子接受兒童發展篩檢,有任何異常須及早接受進一步評估。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