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因應部分科別教師荒 教育部以彈性聘用解決

2025-07-16 發佈 林宜箴 臺北
因應部分科別教師荒 教育部以彈性聘用解決

因應部分科別教師荒 教育部以彈性聘用解決

關於近年教師荒,教育部規劃以免修職前學分等彈性聘用管道,讓有業界資歷者可以到中小學任教。對此,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16日)表態強烈反對,強調高中以下學校跟技術高中特定科目師資需求不同,此作法形同宣告師資培育沒有存在必要,呼籲立即停止並聚焦提升準教師的入職誘因。

 

對此,教育部今晚發布書面聲明回應表示,依師資統計年報分析,近5年於各該年度「取證即於同年」擔任正式專任教師及公立代理教師的比率,除了110年受疫情影響外,每年約有6成應屆投入教職,且近年有提升趨勢,以新取證的教師於第一年就擔任教職的比例,非可解讀為4成師培生不願投入教育工作。

 

教育部表示,訂有「師資培育數量規劃方案」,研訂師資供需指標,據以評估各師資類科、各領域(群科)師資供需情形。教育部已關注部分需加強培育的科別,規劃配套措施包括「職前增量」,教育部於114學年度核予國小職前師資生名額增量約160名,特教約120名,並核予中等類科在自然領域、科技領域及部分像是機械群、電資與電子群、土木與建築群、化工群等技術群科,職前增量名額約300名。

 

教育部開設各類學士後教育學分班,自114年擴大各類科學士後教育學分班開班數量,鼓勵社會人士投入教職,114學年度學士後教育學分班核定招收人數(約1,300人)為113年(約150人)的8倍。

 

教育部開設「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教師公費專班」及「原住民國小師資培育公費專班」,114學年度核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公費培育技高工業類科像是機械群、動力機械群、電機與電子群等專長師資;114至117學年度由國立屏東大學辦理原住民國小師培公費專班,以在地集中培育模式辦理。

 

教育部增加彈性聘用管道,使相關人才得於完成審核程序及相關課程後進入教職,因應半導體、AI等業界吸引力強,現場教學端目前面臨STEM或自然領域教師招聘不易,致於代理三招後僅能聘任未具教師證甚非該領域專業的代理代課教師到校服務,因此規劃引導STEM或自然領域相關系所畢業且具業界資歷或曾任大專校院相關科系的講師及教授者,強化必要教學知能後,得進入教學現場擔任專業及技術教師或教學支援老師,本方案規劃僅為提供學校多招仍聘不到教師的困境增加一個新的彈性管道,學校亦得依需求自行選擇是否聘用此類專技教師到校任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