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響應原住民族日 史前館化身Kita聚會所陪伴大眾

2025-08-04 發佈 陳麗如 臺東
「生火•喚醒」祈福儀式吸引大量民眾湧入參觀

「生火•喚醒」祈福儀式吸引大量民眾湧入參觀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為慶祝原住民族日,推出期間限定活動「kita的聚會所」,吸引近2000人入館成為「Kita」的一份子,從白天直到夜幕降臨,史前館化身為一個你我聚在一起、與人、與靈、與土地重新連結的聚會所。

 

除了「古謠未來式」、餐車職人的「kita的市集」、「Tao之聲:蘭嶼音樂的當代旅程」、「《Talacowa Kamo 循山》繪本分享」,還有「巨石草坪夜宿活動」、「GMIF世界南島文化展演交流計畫(關島)成果分享會」及「歌在這裡唱」等活動,不但吸引臺東縣民參加,甚至有不少朋友是從外縣市前往參與。

 

史前館館長蔡政良表示,史前館作為臺灣史前、南島歷史、社會、環境與文化的樞紐,致力於建立一個彼此理解與共榮公正的社會,尊重並表彰臺灣的原住民族以及所有移居至此的人們,在這別具意義的日子,歡迎所有人到史前館相聚,用尊重與開放的態度擁抱不同的語言及文化,在這座擁有全臺灣最古老靈魂的博物館,跟3萬年來不同時空的物、靈及族群文化進行交流與學習。

 

活動在杵音藝術文化團的祈福儀式中展開,「生火•喚醒」祈福儀式吸引大量民眾湧入,報訊息的Pakalongay青少年穿越展廳回到耆老們所在處,在史前館蔡政良館長及耆老們的帶領下升起狼煙,進行敬天祈福儀式,象徵與天地的連結,為接續的文化活動、市集、古謠與迷幻電子音樂會及夜間宿營揭開序幕。

 

史前館首次打開展示中庭舉行「古謠的未來式」,由臺東布農族青年組成「東布青樂團」打頭陣,結合鼻笛、羌笛、弓琴、吉他及非洲鼓等傳統樂器的演出將展場內觀眾匯聚在中庭;接續來自長濱的阿美族「馬樂x待浪樂閱青年傳唱隊」,除用當代創作重新唱出耆老們吟唱過的古調,也邀請所有觀眾起身牽起彼此的手跳起「圍舞」。

 

為觀眾創造趣味與知識兼具的經驗,史前館將持續透過科技與藝術的結合,促進對於臺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對話與辯論,本次「kita的聚會所」湧入大量人潮與史前館一同慶祝原住民族日,無論何種族群、背景或年齡,都透過參與這場活動,成為「Kita」的一份子,共同探索與體驗文化的多樣性與深度。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