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中正高中美術班及英國國際預科藝術設計課程學生,在今年暑假前往歐洲,展開一場兼具歷史深度與創意高度的藝術學習之旅。校方表示,從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作品,到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的當代敘事攝影課程,學生在為期二週的跨國藝術課程中,親身體會藝術如何連結文化、時間與個人視角,進一步思索創作的核心價值與社會意義。
中正高中表示,這趟藝術之旅首站前往義大利佛羅倫斯,在佛羅倫斯大學藝術學院(FUA)進行專業課程,走訪學院美術館與烏菲茲美術館,零距離欣賞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吉貝爾提的《天堂之門》等人類藝術史上的巔峰之作,在歷史建築與藝術傑作中,感受藝術與文化如何交織出文明的軌跡。此外,也到了威尼斯,參與傳統面具製作體驗,學習工藝技術與文化傳承的精神。
中正高中指出,離開義大利後,師生前往瑞士進行敘事攝影課程,從觀看到「被看見」的當代藝術,在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進行兩天的敘事攝影課程,由視覺傳播系講師 Matthias Buenzli 親自授課。Buenzli 教授為視覺溝通與知識視覺化領域的專家,他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從技術出發,轉向更具深度的藝術思考,他表示,「故事的敘說是影像的靈魂,構圖不是唯一重點,觀點與情感才是打動人心的關鍵。」
中正高中表示,學生們在課堂中學習如何運用光線、視角與情境,將攝影轉化為敘事媒介,嘗試以個人經驗構建作品內涵,體會藝術的社會性與主體性。學生分享,這次課程讓他理解到如何讓人看見「我的看見」,比單純的美感構圖更重要;透過課程,學習重新思考創作與觀看之間的關係。
中正高中校長江惠真表示,過去許多學生參加國際藝術學習行程後,幾乎都帶回了人生方向上的重大改變,不論是藝術志向、未來專業或世界觀。文化底蘊是搭起創作深度的臺階,而技術則是鋪在那臺階上的紅毯,只有站穩於文化的根基上,才能走得穩、走得遠。這次海外跨文化學習課程,所期待的不只學習創作技巧,更希望學生能在每一次觀察與體驗中,累積屬於自己的藝術思維與創作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