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因應美國藥品關稅 衛福部長邱泰源:已下令製劑存量3個月

2025-08-14 發佈 王芓諭 臺北
因應美藥品關稅 衛福部長邱泰源:已下令製劑存量3個月

因應美藥品關稅 衛福部長邱泰源:已下令製劑存量3個月

美國對等關稅大刀下一波預計砍向藥品,傳出川普擬對藥物課徵高達250%關稅,藥廠若為了維持利潤,可能會把成本轉嫁到其他國家,全球藥價恐飆漲。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泰源今天(14日)在立法院強調,為穩定臺灣的供藥穩定性,衛福部已祭出四大措施,其中就要求廠商備妥一定存量,製劑要有3個月、原料藥要有6個月。

 

邱泰源部長說,面對國際形勢變化,特別是美國藥品關稅,一定要穩住藥品供應無缺,藥價要合理,目前衛福部已啟動四大策略,一是「強化供應的預警」,已啟動缺藥處理機制,制定必要藥品清單,必要藥品一有短缺,馬上會請替代藥品增產,也會公開徵求專案進口或製造,並請減少單一來源的依賴,鼓勵原料藥來源要多元化。

 

二是「提升藥品儲備」,已請相關許可證持有廠商要確實掌握國外供應狀況,特別針對罕見疾病用藥、癌症用藥、生物製劑等藥品,主動追蹤,針對可能影響輸入的藥品,請業者提升安全存量,確保民眾用藥無虞。三是「藥價要合理」,藥品關稅一旦實施,預估短期間有可能價格會有影響,廠商可依健保規定,向健保提出調整給付,以即時反映成本增加。四是「鼓勵在地生產」,衛福部正推動鼓勵在地國產,包括學名藥跟生物相似藥,會利用價格保證等措施,讓過去利潤較差的藥,提高自產的價格,鼓勵在地生產。利用上述這四大措施來穩固台灣供藥的穩定性,就不怕外界變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