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教《弟子規》矯正學生犯罪 立委要求與時俱進

2025-08-15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立委陳培瑜質詢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及法務部長鄭銘謙。(截自立法院直播系統)

立委陳培瑜質詢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及法務部長鄭銘謙。(截自立法院直播系統)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今天(15日)赴立法院報告「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執行成效」,行政院指出,透過識詐、堵詐等5大方式,讓打擊詐騙有所成效,立委指出,矯正學校或觀護所輔導學生的課程有規劃《弟子規》等較為傳統的內容,建議在面對數位時代的青少年時,要與時俱進。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報告指出,詐騙的樣態以假投資詐騙、假交友投資詐騙、網路購物詐騙、假買家騙賣家詐騙及假檢警詐騙等5大類型最大宗,占扣除假性財產犯罪案件後受理案件數59%、全體財損金額91%。而今年一月開始推動打詐行動綱領2.0,從識詐、堵詐、防詐、阻詐及懲詐5大作法,打擊詐騙,有初步成效,在受理案件方面,去年8月每月受理1萬9,590 件,下降到今年7月每月1萬5,177件,降幅22.5%。財損部分,由去年8月的131億1,047萬元,下降到今年7月81億37,261萬元,降幅達37.7%。

 

立委陳培瑜質詢時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在少年矯正學校及少年輔育院受感化教育的學生,犯詐欺罪者有244人,占29.3%,在少年觀護所收容及羈押的少年,犯詐欺罪者有77人,因為詐欺或詐騙進入矯正學校或觀護所的少年占比很高,法務部作為主管機關,應該要積極的宣導。

 

她表示,孩子們加入詐騙集團,可能是情感有需求,詐騙集團接住他們的情緒,也可能是孩子在經濟上不佳,想要賺錢或滿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大人們應該要教他們知道詐騙集團的真相,了解犯罪的後果,教孩子不要吃下詐騙這顆毒蘋果。

 

陳培瑜也指出,少年矯正學校或少年觀護所面對犯罪的學生,提供的輔導課程設計有《弟子規》等內容,她認為這些學生在外面整天滑手機、看短影音,結果進入矯正學校後,卻是用上一世代的傳統知識向他們宣導,效果恐怕有限,建議法務部要調整。

 

法務部部長鄭銘謙表示,在宣導詐騙可能涉犯的後果方面,會積極的與教育部、衛生福利部等合作,在輔導課程上,也會研議調整。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則回應,過去曾要求法務部,針對經矯正處遇的少年回到社會後的再犯率進行追蹤,研究矯正制度、矯正輔導內容是否有效,希望可以降低再犯率,未來會持續指示法務部追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