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委員會今天(19日)舉辦「113學年度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教學優良教案頒獎典禮,共有44校獲獎,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表示,這些優秀的教案,都是老師的努力,很高興看見除了傳統客家庄的學校外,雙北等都會區的學校也編寫優良教案,教授客家語言與文化,有助於客語的傳承。
古秀妃主委表示,客委會在學校透過客語生活學校、沉浸式客語等方式,推動客語成為教學語言,8年前開始,推動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鼓勵學校自主發揮,將客語作為校訂課程,許多老師在學校自編課程教材,努力讓學生學習客語,尤其在傳統的客家聚落學校外,可看到新北市、臺北市、高雄市等都會區的多所學校,也將客語結合校定課程,令人高興,因為在非傳統客語的學校推廣客語,可促進不同族群認識彼此的差異,並學習尊重。
「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優良教案部分,共有8校榮獲特優、15校獲得優等及21校獲得入選,共頒發優良教案44校。頒獎典禮也同時舉辦成果發表會,兩天活動邀請多校進行分享,獲得特優的新北市秀山國小以「同村共學」為主題,分享如何策略聯盟與他校共備客語,以解決修讀客語學生人數少,極少數的老師無法形成社群的困境,提出以策略聯盟、線上連結或AI共學等方式,加上走入社區,運用在地社區資源等,幫助教師找到客語教學上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