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今天(21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國家圖書館每年辦理縣市閱讀力評比,導致地方圖書館衝高借閱量的亂象,評比失真,相關指標也無法反映真實閱讀現況,不利公共圖書館健全發展,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日前通過監察委員賴鼎銘提出調查報告,請教育部督導國家圖書館檢討改進。
調查報告並指出,國家圖書館辦理城市整體閱讀力評比所設置的指標,忽略各公共圖書館資源及條件不一、各直轄市、縣(市)城鄉差異及人口實際流動等情形;以「人均到館次數」指標為例,並未區分不同族群、年齡民眾參與各類圖書館服務及閱讀推廣活動等情形,而無法知悉民眾使用圖書館服務的具體面貌;「民眾持證比率」僅計算個人設籍借閱證,而排除未設籍但實際居住人士。
監察委員賴鼎銘指出,後續亟待教育部會同國家圖書館通盤檢視指標,宜考量納入各公共圖書館辦理分齡分眾讀書會或閱讀推廣活動情形,及多元文化族群閱讀興趣與習慣的分析,以有效協助各公共圖書館正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