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化高級中等學校與大專校院推動生命教育的銜接與交流,教育部今明兩天(25、26日)辦理「114年大專校院暨高級中等學校生命教育精進研習工作坊」,透過分享具體做法與案例,結合跨域體驗與在地踏查,以對話觸發各校在規劃生命教育活動與課程的多元面向。
教育部表示,本次二天一夜活動規劃包括交流工作推動上的經驗,像是生命教育特色學校與績優人員分享、校園文化推廣與深耕計畫分享等,研討推動生命教育效能精進的策略,並透過跨域體驗活動,例如臺灣生命意象館、芳香心療癒、SDGs大地遊戲等,以及體會與探索在地人文,啟發生命教育活動規劃的多樣性。活動手冊可至教育部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下載參閱。
教育部專門委員許文溱歡迎來自全國大專校院及高級中等學校師長們參與本次活動,並鼓勵師長們保持終身學習的熱情,和學生們共同成長,同時也要覺察自我需求,用健康的身心面對每次挑戰,教育部也會當大家最堅強的後盾。南華大學校長兼教育部生命教育中心主任高俊雄則表示,在陪伴學生向前行的同時,師長們也可以適時放慢腳步,釋放與抒緩身心壓力,身心靈平靜了,才會更有力量面對未來的挑戰。
活動並邀請曾獲生命教育特色學校表揚的大專校院及高級中等學校,就校園推動生命教育的特色與文化形塑經歷進行分享。其中生命教育特色學校-長庚科技大學學務長劉杏元分享校園立基於健康照護專業,推展以師生為主體的四心活動,包括適應心、探索心、復原心、實踐心,從新生入學到畢業的陪伴歷程,打造無限可能與美好的心理韌性教育處方。
新北市立金陵女子高級中學校長高亞謙分享建構推動生命教育SWOT分析,鼓勵大家莫忘初衷,從計畫擬定、活動、課程結合、處室合作、善用經費與資源、結合社區與民間團體等方式,透過生命教育讓愛流動。
生命教育特殊貢獻人員、國立佛光大學教授許鶴齡則分享建構多元思辨與結合自媒體、數位科技及跨域共授等素養教學,更發展跨域教師專業社群,結合專業課程,深化與推廣校園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績優人員、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生命教育中心主任連監堯則分享從高中經驗至大學推動生命教育的歷程,並以聖母護專全方位推動生命教育的行政支持與整合的過程為例,包括設立學校層級生命教育中心、推動五年一貫生命教育必修課程、由教職員主動發起「呷暗燉(吃晚餐)活動」關懷與協助校內弱勢學生等,並因應臺灣高齡化社會來臨,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及醫療發展,培育全人健康照護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