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亞太青年環境教育活動 11國學子走訪養殖現場

2025-09-08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青年朋友在布袋港潮間帶進行生態體驗。(環境部提供)

青年朋友在布袋港潮間帶進行生態體驗。(環境部提供)

 

環境部於9月7日至8日在嘉義縣舉辦「2025年亞太國家青年環境教育活動」,共有11個國家、35位青年學子參與,走訪臺灣養殖產業的現場,深入了解傳統養殖產業如何藉由資源循環進行產業轉型,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

 

環境部今年以「養殖產業與循環經濟」為核心主題,選定嘉義縣布袋沿海地區為主要行動場域。並邀請嘉義縣農業處科長張建成及環境部氣候署副署長張根穆擔任講師,介紹在地養殖業的發展與轉型挑戰。現地課程包含搭乘海上巴士觀察蚵棚與紅樹林濕地的互動關係,以及參訪台化新港廠,實地了解廢蚵殼及廢漁網等所造成的海洋污染與環境衝擊,並親眼見證臺灣如何透過政策引導與技術創新,實踐「變廢為資」的循環模式。

 

學員也走訪榮獲第9屆國家環境教育獎社區類特優獎的嘉義縣好美社區,體驗社區如何以廢棄蚵棚材料「築籬擋沙」推動沿海防護及生態保育,並在社區居民的帶領下,透過分工合作完成一段攔砂築堤,實際參與守護海岸線的環境行動,也在好美社區留下跨國合作的足跡。

 

環境部從109年起,以在臺就學的外籍學生為主要對象,搭配國家政策與國際趨勢,辦理環境教育課程,5屆以來,已經累計吸引來自48個國家,超過150位青年參與,也間接建立起我國與國際青年在環境教育上的交流平臺,期盼能透過這次國際青年與臺灣在地環境行動者的深度交流機會,讓臺灣的永續經驗走向世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