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國際

第28屆臺法文化獎頒獎 續簽5年協議展現兩國情誼

2025-09-09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第28屆臺法文化獎2位得主尚馬克.鐵胡萬(Jean-Marc_Therouanne,左3)、蔡博丞(右4)出席頒獎典禮受獎,與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年度主席皮特(Jean-Robert_Pitte,右2)及終身秘書史蒂恩(Bernard_Stirn,左2)、駐法大使郝培芝(左1)、文化部長李遠(右3)及巴文中心主任胡晴舫(右1)合影。(文化部提供)

第28屆臺法文化獎2位得主尚馬克.鐵胡萬(Jean-Marc_Therouanne,左3)、蔡博丞(右4)出席頒獎典禮受獎,與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年度主席皮特(Jean-Robert_Pitte,右2)及終身秘書史蒂恩(Bernard_Stirn,左2)、駐法大使郝培芝(左1)、文化部長李遠(右3)及巴文中心主任胡晴舫(右1)合影。(文化部提供)

臺灣文化部及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共同舉辦的「第28屆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法國時間8日晚間舉行。本屆獲獎人為法國維蘇亞洲國際影展聯合創始人兼藝術總監尚馬克.鐵胡萬(Jean-Marc Therouanne),以及丞舞製作團隊B.DANCE藝術總監蔡博丞。文化部長李遠、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年度主席尚侯貝.皮特(Jean-Robert Pitte)及終身秘書博恩那.史蒂恩(Bernard Stirn)共同頒發此深具歷史意義的獎項。

 

李遠部長今年首次赴法國主持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並與法蘭西學院終身秘書博恩那.史蒂恩共同簽署未來5年(2026-2030)續約協議。

 

尚侯貝.皮特表示,臺法文化獎每年藉由獎項鼓勵透過學術研究或藝術活動增進臺歐相互瞭解的團體或個人,並突顯臺灣與歐洲關係的重要性。博恩那.史蒂恩提到,臺法文化獎的設立根植於臺法雙方共享的人文主義與民主政治2大價值,在尊重造就多元世界的文化差異同時,持續於共同價值的鞏固基礎上密切合作。再度簽署的續約協議,也闡明了臺法關係的蓬勃發展與永續經營。

 

李遠部長表示,首次以文化部長身份站在法國最具歷史與聲望的學術殿堂法蘭西學院,向所有致力於臺灣與歐洲文化交流的朋友們,致上最誠摯的感謝,對他而言是一個無比榮幸的時刻。「文化藝術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梁,更是跨越不同文化的理解與連結的力量」,李遠部長說,1996年創立的臺法文化獎,29年來具體展現法蘭西學院致力創造人文與科學的思辨空間,以及文化部傳承文化與推動國際對話使命的2大單位理念。至今52名得獎者,透過影像、文學、表演藝術、學術研究等,促成臺歐間的深度對話與理解。本屆得主尚馬克.鐵胡萬及蔡博丞即分別透過影像推動文化認識、舞蹈建構藝術對話,具體展現臺法文化獎的核心精神。

 

第28屆臺法文化獎得獎者尚馬克.鐵胡萬(Jean-Marc Therouanne)1995年與妻子共創「維蘇亞洲國際影展」,被譽為法國10大電影盛事之一,也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的亞洲電影節。長達30年期間,尚馬克.鐵胡萬策劃逾80部臺灣相關電影作品,觸及多達80萬名影展觀眾,同時撰寫了超過300頁的評論與介紹。他的堅持與努力,使法國觀眾得以深入了解臺灣的多元電影語言,讓臺灣的電影成就為國際所肯定。

 

編舞家蔡博丞於2014年創立丞舞製作團隊B.DANCE並擔任藝術總監,為臺灣舞蹈界最具國際盛名的編舞家之一。他曾以「浮花」獲2014年德國斯圖加特國家劇院觀眾票選第1名,更憑作品「怒」獲法國表演藝術專業評論協會評選為2019至2020年「年度新銳編舞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