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對SDGs永續發展目標及循環經濟實踐的理解,雲林縣政府8日前往褒忠鄉潮厝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小學,辦理主管創新學習見學活動,親自體驗學校「轉廢為能」的環境教育理念,共同探討如何打造永續校園典範。
潮厝華德福教育實驗國小長年致力於環境教育與品德扎根,於113年榮獲全國第二所「生態學校永久綠旗」認證的學校,同時也是全國第一所登錄於世界華德福學校名錄的公辦公營學校,更曾獲美國環保署署長頒發感謝狀,彰顯出校園國際級的環境實踐能量。
張麗善縣長表示,雲林縣積極規劃2030永續發展願景,透過「SDGs在雲林」計畫,整合農業處、教育處及環保局等單位,共同打造具「生物共生宅」循環經濟模式,希望藉此成為全國校園及社區的借鏡。「生物共生宅」是一種結合生態共生與循環利用的創新教育空間設計理念,強調人類與自然環境中各種生物之間的和諧共處,並透過實際操作落實資源循環。
學校內的「立體廚餘植栽」便是生物共生宅理念的具體展現,由校長廖宏彬帶領,配合雲林縣人智學自然農法協會何嘉祿理事長指導,將運用自然農法與回收再利用技術,打造校園內一套微型循環生態系統。
「立體廚餘植栽」是利用廢棄的食用油桶改造成立體植栽容器,學生們親手繪製桶身外觀,再將廚餘與社區落葉收集於容器中進行堆肥,並於容器中飼養蚯蚓分解有機廢棄物,而蚯蚓的糞便則成為植栽的重要肥料,這套微型循環生態系統除了結合環境美學與食農教育,也達到資源再生與生態保護的雙重目標。
何嘉祿理事長指出,自然農法不只是耕作技術,更是一種與自然共生的生活哲學,希望透過教育讓孩子們從小建立對土地的敬重與責任。校長廖宏彬也特別感謝縣府對SDGs永續環境議題的重視以及對學校的支持與協助,才能使潮厝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小學快速達成永久綠旗的認證,邁入世界生態學校夥伴之林。
作為全國第二所榮獲永久綠旗認證的學校,以及唯一被美國環保署頒發感謝狀的教育實驗學校,廖宏彬校長表示,潮厝華德福教育實驗國小未來將持續秉持永續精神,攜手雲林縣其他學校,共同推動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使雲林縣成為全國SDGs教育的典範縣市。